是桥下无阳光还是心中缺阳光?
(2011-08-01 17:11:20)
标签:
杂谈 |
是桥下无阳光还是心中缺阳光?
朱少华
近日,南昌市八一大桥阳明路附近的引桥下,400多平方米的绿化带铺满了塑料草皮,插着花花绿绿的塑料植物。许多市民表示不能理解、无法接受。
境管理处谢微说:“经过几次试验以后才决定的。起码看起来,整体上比较美观的。”“‘没有阳光,种不好’是相关部门推卸责任的说辞。”江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吗薛松认为,绿化首先是净化空气,然后才是赏心悦目美化环境。(据8月1日京华时报)
你不得不佩服南昌市园林局环境管理处“经过几次试验”得到的这个“智慧结晶”实在是“高”,在大桥下面用塑料花草代替花草种植,岂止是“比较美观”,简直是“完美了”。首先这样的花草“栽下”基本上可以做到一劳永逸,不用浇水,不用修枝除草,更不用防治病虫害。其次,这些花草不会有春夏秋冬之分,不管是大雪纷飞还是秋风瑟瑟,花草照样会娇艳欲滴枝繁叶茂。其三,更可以节省劳动力,不需要任何养护,连清扫落叶杂物等都可以省去了。唯有需要的就是要看管,或许有“恋花者”顺手牵羊。不过这大可不必担心,印上一些罚款单,指派专门“执法人员”在那里严密布控,说不定这还能成为园林部门“创收”的一个途径呢。
但是不知道园林部门使出了这一招到底为了什么目的?正像社会专家所说,大桥下面需要种植花草美化环境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还是净化空气。城市园林的根本意义也就在于此。而现在拿着国家的大笔资金买来塑料花草以假乱真,不仅达不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效果,相反更是在浪费财物,糟蹋环境。因为这从表面上看起来是花草,事实上却是“白色污染”。园林部门似乎还很有“苦衷”,但实际上这不仅是一种极其懒惰的行为,更是在弄虚作假,偷换概念,在搞花架子。美化南昌的环境是假,饱某些人的眼福,填某些人的私欲是真。同时,在大桥下面种植花草真就如同园林局解释的那样艰难吗?花草离不开阳光,但大桥下面并非每时每刻都不见天日。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会种不活花草?你信吗?
桥下无阳光并不可怕,怕的是某些人心中缺乏阳光。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要园林工人们积极想办法不怕麻烦采取一定的措施,还是能够解决这个难题的。连园林部门的负责人也承认“养护跟不上”。退一步说,只要园林部门职责尽到了,即使花草的长势不那么旺盛美观,社会也会谅解的。更退一步说,这也远远比用塑料花草代替种植要实际得多,更有用得多。由此可见,并非大桥下面无阳光,而是一些人心中缺乏阳光,工作不是为了求是务实,而是贪图虚荣注重表面政绩,摆花架子。用塑料花草代替种植花草不仅是在欺骗人们的眼睛,更是在糊弄政府和社会。而管理部门的官员所谓“桥下无阳光”只不过是一种“穿帮”后的托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