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躲猫猫”源于“初一是罪人 十五是功臣”
(2011-05-28 06:31:01)
标签:
杂谈 |
官员“躲猫猫”源于“初一是罪人 十五是功臣”
朱少华
征收农地47余亩,佛山市顺德区国土局法制科副科长坦然承认“没有批文”;数百米长、1.6米高的砖墙强圈村集体桃园,街道国土局股长称其“不在集体土地范围内”,不影响村民干活;神秘官员戴口罩接受采访,区、街道、村干部对记者多次集体玩“躲猫猫”;经广东电视台7次曝光反复重播,非法征地反而变本加厉,范围至少增至1000亩。(据5月27日南方日报)
有些事情总是那么不可思议。有许多问题都怕新闻媒体曝光,因为媒体一曝光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事情就要处理,官员就要被问责。所以官员们才会害怕曝光,也才不敢忽悠或躲避媒体记者,媒体也才更有权威。但是这里却不一样,政府征用土地的违法违纪事实就摆在那里,记者来采访,官员玩起了“躲猫猫”。原以为官员会害怕问题曝光,但事实恰恰相反,官员的错误行为不仅没有收敛或改正,反而变本加厉,越曝光问题发展的越严重。这到底是为什么?
民间对社会上一些躲避问题的行为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是疮总要结茧子。丑媳妇总要见公婆。这都说明不怕官员躲猫猫,问题总会暴露的,上级也肯定会追究责任的。但从这件事上看似乎并不是这样。省级电视台对这里存在的问题进行再一再二甚至再六再七的报道,事实和问题路人皆知,而要说上级部门和领导全然不知根本不可能。但尽管问题这样严重,我们却没有看到上级部门采取任何形式的遏制办法。可以说也正是因为上级部门的沉默,才让这里的官员认为是“默许”,继而才更变得有恃无恐和变本加厉的。
这里的官员为什么那么习惯于“躲猫猫”?也就是说他们只要躲过了初一,十五就没事了。不仅没事,有可能他们捅出的纰漏,某些上级部门还会看在他们“辛劳”的份上,想尽办法帮他们开脱,甚至会帮他们洗白问题,变违法为合法。这也是这里官员敢于和记者大玩“躲猫猫”,就是尝到了这种那个“躲猫猫”的甜头。“闷头大发财”,对暴露出的问题不解释不辩驳,甚至干脆不露面,等到“生米做成了熟饭”,上级部门自然会出面“擦屁股”。毕竟都是“为了经济建设”,为了“GDP”增长。甚至初一是罪人,十五就可能是功臣。
我们常说要实行新闻监督,而新闻监督的力量就来自于政府监督部门的互动。但是现在一些地方往往这边监督的起劲,问题不断爆出,虚假不断被揭穿,但拥有实权的政府监督部门却不为所动。问题不是“作秀式”问责,就是干脆不了了之。躲过了初一,十五照样没事。生疮结茧子也好,“丑媳妇”也罢,“婆婆”们统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媒体曝光起不了实际作用,新闻记者采访也就毫无威信可言了。这也是这里官员随意忽悠记者和糊弄记者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