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州的亚运大礼包为何不堪一“挤”?

(2010-11-07 18:53:34)
标签:

杂谈

广州的亚运大礼包为何不堪一“挤”?

朱少华

亚运期间广州公共交通不再免费了。昨晚9时30分,广州市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宣布取消公共交通免费政策,亚运期间的交通优惠措施改为发放现金交通补贴,广州全市十区两市所有户籍家庭每户将得到150元交通补贴。(据11月7日南方都市报)

 

一周前,广州市宣布,作为亚运会民生大礼包的之一,广州市将公交地铁实行免费30个工作日。平时不仅要买票,逃票还要遭到重罚,这一下子不分内外贵贱的全部免费的乘坐了,而广州市又频临亚运会开幕前夕,城市如刚出浴的新娘,这对人们的吸引力可想而知。于是,有事要出门,无事的也想出门看看。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市地铁公交平时最鼎盛的是日流量500万人,而在免费日里第一天就达到784万,比平时增加了一半以上。地铁站人如潮水,地铁箱里挤成了罐头。经过一周的试行,广州市和广州人终于吃不消了。政府这里一讲取消免费,那边广州市民更热烈拥护。一个本来很得民心的亚运大礼包就这样生生的被老百姓“挤”垮了。

 

这样的“挤”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这种免费的新鲜劲,平日里坐车就要买票,现在坐地铁上下全凭高兴劲,这会是一种多么惬意的感觉?有事要出门办事,无所事事的也想过过当这种“甩手派”的瘾。这样的情况出人意外而又在意料之中。这不禁让人想起神木免费医疗的开始几天,大小医院也是人满为患,到处爆满。但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新鲜劲过去,习惯成自然了,也就那么回事了。而广州市的这个免费地铁更是一样,可以说最难最关键也就是开初的一周或者两周。当一切成为习惯也就不可能再这样了。可惜这个最关键的时候还没过去就顶不住,功亏一篑了。

 

其次是免费公交地铁突如其来,人们不仅没有适应,更不知道怎样回避高峰期出行。有观察者已经看出,工作日内人潮涌动,双休日里却相对宽松,尽管有恢复收费的原因,可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一周是这样,一天更是如此。如果免费地铁公交长期推广下去,相关部门在进行一定的引导,地铁爆满的现象肯定会有所改观。

 

广州市是我国开放最早的城市,也是我国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甚至可以说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才是造成免费公交地铁拥挤的最主要原因。但是不要认为他们就是城市的累赘,是社会不协调的根源。相反,他们却是这个开放城市经济建设和发展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一个星期的免费让他们也能和广州人享受同等的待遇了,但是现在的“免费餐换个吃法”无疑又将他们无情的剔除了。在这个正在推出的“交通补贴”中我们看到,在广州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士家庭按每户150元发放,集体户口的市民按每人50元发放。那么那些没有固定职业的外来人员呢?那些在广州市从事季节性工作,或是刚到广州找到工作的应届大学生和农民工呢?他们难道不该享受亚运的大礼包?

 

在这次公共交通免费政策中,广州市的想法和做法都非常大胆新颖,但是在遭遇困难后最后却又落入一个非常庸俗的境遇中,那就是管理不好就收钱,管理不下去就收费。我们势必要问,是不是解决公交免费拥挤的办法只有恢复收费一条路?那么如果收费过后再拥挤呢?现在的实际情况能够清楚的看到,恢复收费有拥挤的原因,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维护广州人私利。“免费餐换个吃法”后,广州人和准广州人不仅能继续享受免费,更能享受宽松的乘车环境。而占广州市人口很大比例的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却都关在“免费餐”门外了,这不仅有碍社会公平,更与广州市的开放胸襟极不相符。现在看来,真正不堪一“挤”的不是亚运大礼包,而是城市的胸襟,城市的智慧和城市的管理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