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私入”煤窑中毒身亡的副局长很有“价值”【发:春城晚报】
(2010-11-01 18:04:42)
标签:
杂谈 |
三位“私入”煤窑中毒身亡的副局长很有“价值”
老鬼
10月30日下午,四川达州开江县公安局分管刑侦的副局长张某、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陈某和崔某(原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已退职),进入开江县回龙镇一个早已被政府封堵的非法开采的煤矿,不料3人全部涉嫌一氧化碳中毒身亡。昨日上午,开江县委、县政府紧急召开会议,并由相关部门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认定3人趁周六休息日进入这个已被封堵的煤矿,既不是受政府指派检查工作,与该煤矿也没有任何关系。(据11月1日华西都市报)
完了。打了几十年的高粱米这一下全变成酒糟了,而且酿成一坛谁都不愿意喝的酸酒。有人在上班时间上厕所摔死还弄个“因公牺牲”,这三位堂堂的副局长放弃假日不休息,副局长开车副局长坐车,一个随从不带,更没有事先通知对方准备接待,就亲临早已经封堵的小煤矿进行“考察研究”,不料想进入小煤窑竟然如踏上了望乡台,三人竟因此同归于尽了。而县里这个调查结论更是明明白白,没受政府指派,是“私入”小煤窑,与该煤矿也没有任何关系。这也就是说“死了白死了”?
三位副局长星期六不休息驱车“考察”封闭的小煤矿是什么意思?为了什么?人们恐怕都心知肚明。现在能够拥有一座煤矿无疑等于拥有了一个聚宝盆。三位不仅个个有权有势,更有一位公安局的副局长参入其中,如果“考察”满意了,一旦运作起来那还不小菜一碟。但是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聚宝盆还没到手,竟然一个个撒手西去了。这真像一幕带着喜剧色彩的悲剧。但是当我们反思一下就会觉的,三位副局长之死虽说不至于“重于泰山”,但是还是有价值的。我们甚至应该为他们立一座“丰碑”。
首先说明这里的官员并没有惧怕相关的纪律制度政策甚至法律,众所周知,国家为了打击和预防官煤勾结,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纪律和条例,官员是严禁涉入煤矿经营的。如果这里的要求很严,处理得很到位,是官员们很害怕,三位副局长是不可能结伴来“考察”小煤矿的。他们之所以敢这样做,不仅说明这里执行政策的威慑力有限,甚至可能还存在着官员入主小煤矿的实事,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的出事应该是一记很响的警钟,地方政府有必要进行更深更细的调查。看看这里的还到底有没有官煤勾结官员矿老板的现象。
另外,三位副局长的殉难也标志着这个煤矿在一定时期内甚至永远不能再开采。这对那些以掏煤为生的农民工来说未尝不是好事,从三位局长的死亡来看这里面险象环生,一旦落入官煤勾结手中,安全设施得不到保证,不知道要祸害多少矿工,而现在他们遇难了,煤矿继续关停,这也等于了却了一处安全隐患。一位网友甚至说,牺牲了他们三人,也许就等于避免了三百矿工的死亡。因此,他们的牺牲不仅有价值,而且“价值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