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金库”的“自查自纠”反映出一个大问题

(2010-09-16 18:55:24)
标签:

杂谈

“小金库”的“自查自纠”反映出一个大问题

朱少华

昨日下午,广东省纪委通报了十起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违规私设“小金库”的典型案件。据悉,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在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阶段均没有发现“小金库”的63个“自查自纠零申报”和“重点检查零问题”的“双零”地区和单位,全部发现存在“小金库”问题,经督导核查共发现“小金库”96个,涉及金额3200多万元。(据9月16日广州日报)

 

这很有点幽默的味道。上级部门要求下级部门“自查自纠”小金库,一是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信任,二也是上级部门给下级部门“留了一个面子”。如果一开始上级部门就一针见血的认真检查,问题查出来了谁“面子上”都不好看。所以要求大家自觉一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下级部门果然不负重望,“成绩”很快就报上来了,小金库为零。也就是说下面什么问题都没有。但是没想到广东省纪委又来了个“回马枪”,问题露馅了。原来没有问题的单位全部都有问题。

 

“自查自纠”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词汇,它还有不少“兄弟姐妹”,比如“内部处理”,“自我监督”等等,总的来说就是按照上级的要求“关起门来”“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应该说,“自查自纠”在过去还是很有作用的,一种不好的现象形成以后,上级部门为了维护下级部门的形象,以免造成不利的影响。一个“自查自纠”的文件下发后,下级部门往往会很快的行动起来,对照上级要求,检查自己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这种“自查自纠”就很快显现出它的作用来,不良的现象也被很快的制止甚至杜绝了。

 

但是现在已经和过去大不相同,“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和自我表扬”,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经过几十年发展变迁,人与人相互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社会关系复杂。加上一些腐败风气干扰,已经使原本纯洁的“自查自纠”受到了严重污染,在很多时候“自查自纠”也同“内部处理”等一样,已经成了“走过场”“花架子”“形式主义”的代名词。像这样关于小金库的问题如果仅仅依赖“自查自纠”,不仅会被那些单位忽悠,于事无补,甚至还会被社会讥笑为“很傻很天真”。

 

这个“小金库”也反映出了一个大问题。在反腐倡廉中,我们不仅看到很多自查自纠的现象,更看到很多问题,比如有的人违章违纪被社会发现了,上级部门很快就要求当事单位“自查自纠”“内部处理”。而有的单位对外界说,某人已经被“严肃处理”了,实际上职务和岗位一切如故,当事人更是毫发未伤。这也就是不少政府部门“自查自纠”,天平无事。相关部门一涉入,结果问题成堆甚至一塌糊涂的主要原因。这样的“自查自纠”不仅掩盖了很多问题,更严重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因此现在要真正的解决问题,仅仅是“自查自纠”是非常靠不住的。必须拿出得力的管理制度和法律,进行规范的管理和监督。在调查“小金库的问题上要这样,而对政府部门的一切工作都要应该是这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