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层自建房要拆,500套福利房咋办?
(2010-07-16 17:02:21)
标签:
杂谈 |
23层自建房要拆,500套福利房咋办?
老鬼
西安市北山门村中13户村民没有自己的宅基地,又无力承受商品房高昂的房价,他们自己筹资建起23层建筑,没有经过规划局审批,这栋楼的合法性遭到了质疑。7月15日,西安“最牛民房”的施工还在紧张进行,但离竣工已为时不远。而西安市规划局表示:“如果这栋楼房的建设不符合西安市的整体规划,那肯定是要拆掉的。”(据7月16日21世纪经济报道)
现实似乎故意要让西安市“好看”。也就是在同一天,央视焦点访谈报道,陕西质监局拨款1.8亿违规建设近500套房子,每平米2700元不到西安市均价5800元的一半。目前这三座大楼已分配完毕,不但省局领导全分到163平米的大房,各市的质监局一把手也在西安分了大房。根据实际情况,质监局这次违规基本上和北山门村村民大同小异。也是市场上房价高,也是为了照顾本单位职工,只不过村民们好歹还是在“自家地里建的”,而陕西商质监局为了建这些房子几乎是一路违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村民们不过建了一栋23层,70多套房子,而质监局是两栋32层,一栋22层,共计494套房子。其中违规的地方更比村民们严重得多。
北山门村由于人口增加,村子里的狭小地块已经无法满足需求。用集资建高楼的办法一来调整村民们的宅基地,二来缓解村民的住房难问题,因为如果考村民们的收入和补偿购买商品房几乎是不现实的。这里的村民错就错在没有走法定的程序,土地管理部门的审批和规划部门的审批。但从实际看来他们的错误很单纯,至少没有千方百计钻国家政策的漏洞,更没有弄虚作假伪造事实去蒙混国家。房子建成以后,大家公平购买,更不会“量身定做”的打造“局长房”“处长房”。
可我们来看看质监局的这次建房,国务院在2006年再次发文,严厉制止国家机关打着集资建房的旗号继续建造福利性的住房。而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负责人却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准集资建房,就把这三栋近500套房子定性是集资建商品房。商品房价格又说不过去,就干脆说成是经济适用房。质监局不少企业,就把自己早就停业的招待所说定企业,用招待所内部集资建房的名义搞了这三洞庞然大物。在龙方的分配上更处处彰显着权利的迹象,局领导全分了163平米的大房,不仅现任的以及退休的局长都分了房,连陕西全省各市的质监局一把手也在西安分了大房。
现在13户村民集资建成的23层楼房按照官方的意思是“肯定要拆”。虽然村民们满肚子怨气,但胳膊拧不多大腿这个道理还懂得的,问题就是村民们的大楼拆除了,质监局的大楼怎么办?按章程,这些大楼手续虽然齐全,却是不折不扣的违规者。而要是拆除更是不可能的。500套房子上亿资金,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极有可能“生米已经做成了熟饭”,只有吃了。可是如果同样是“生米熟饭”,一边是照吃不误,一边却要“连锅砸烂”,不仅有失社会公平,群众又怎么能口服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