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药厂到患者药品何以从蚂蚁变成了大象?

(2010-05-17 20:01:00)
标签:

杂谈

从药厂到患者药品何以从蚂蚁变成了大象?

朱少华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一种出厂价15.5元的药品,经过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生等环节,最后价格涨到了213元售卖到患者手中,利润达1300%。记者调查发现,在这个环节中,开药医生获利最多。但中间如何分配,湖南一开售此药的三甲医院拒绝透露。

 

药品从药厂销售出来以后,本身已经包含合理的利润了,商家经过再转手之后也要有一部分合理利润。但是无论如何这部分利润不可能不可能高过产品本身的价值,否则不仅不合理,也违法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了,但是我们看看这种药品,出厂时价值是15.5元,及转手之后,价格竟然达到了213元,加价超过本身价值的十几倍,利润是其本身价值的1300%。简直从蚂蚁变成了大象。这卖的哪还是已经商品化了的药品,分明就是“技术转让”,就是“灵丹”的配方。而在这种蚂蚁变大象的旅程中,部分中间环节已经不能用暴利来解释了,而是一种利用岗位职能巧取豪夺的犯罪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也让国家为民生所投的大量医疗保险资金流进了给别人的腰包,甚至让国家的惠民政策流产夭折了。

 

在这些环节中,制药厂可能最无辜,他们并没有从那种巧取豪夺的犯罪中分上一杯羹。但是实际上他们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因为按照常规,一种药品生产出来之后,首先就是通过国家正规的医药公司投放市场。而现在比较流行的却是一种“直销”,所谓“直销”也就是通过销售人员或医药代表直接销往各大医院,而制药厂为了扩大销售量,提高销售人员和医药代表的积极性,只要能销售出去,保证直接的利润外,一切全都可以直接做主了。而因为有这种权利,销售人员和医药代表在对待医院的医生和负责供应的领导时,也就可以开出巨额回扣和赏金。变成大象了的药品伤害的唯有患者,医院不会受到损失,相反,这样还会增加医务人员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包括不少三甲医院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正如一些评论家分析的那样,国家对医药市场管理很严,也不乏严格的价格监督。但实际上医药代表和销售人员同医院铺成的这条蚂蚁变大象的黑金渠道,正好处在了国家医药管理和市场监督的“真空”中了。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监督管理部门对医药公司的柜台,对医院的处方药品价格监督很严。而真正那些如芦笋片等根本就不会上柜台,也不会成为医院的正常处方药品,走的都是另外一种途径。有些途径甚至医院都蒙在鼓中,只是在医药代表的皮包中和主管医生的抽屉里。

 

可怕的是原来这样的渠道仅仅是个别人的小打小闹,而现在已经发展到一些大医院供货的另一个主渠道。医药销售人员和医药代表培养了这些目无职业道德的医生,而反过来这些无良的医生又造就出更多的医药销售人员和代表,两者相互依赖,彼此共存。现在医药销售早已经打破了传统的销售模式,而且为了让销售人员和医生更能渔利和隐蔽,逃脱监管和打击,彼此的合作手段还在不断翻新。这就给我们的医药管理和价格监督带来一个新的课题。在药品价格管理监督不仅要补漏洞补缝隙,更要领先一步,让监督的锋芒随着药品的流动渠道走,并做到无处不在。只有把药品销售的另类渠道堵实了,堵严了,国家在医药方面的管理政策才能见实效,而老百姓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