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政府部门的令箭咋会被污企当鸡毛?
(2010-03-24 17:50:46)
标签:
杂谈 |
郴州政府部门的令箭咋会被污企当鸡毛?
老鬼
来自郴州市卫生局的数据显示,桂阳县连续多日攀升的中毒人数昨日首次零增长。目前,尚未查明有公务人员投资入股。然而,嘉禾县腾达金属回收有限公司和嘉禾县金珠金属有限公司两家冶炼企业,从建厂到生产,环保部门一直在干预,并先后10次发文责令停产,但是直到2009年9月,爆发“血铅超标”事件后,郴州市环保局第11次出手,才彻底关闭。(据3月24日新华社)
这样的新闻其实早就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了,近年来不管的发生环境污染事故还是煤矿安全事故,事后一查,这些出事的单位基本上早就被监管部门“关照”过,有的甚至就在事故前的几天还接到要求关停的通知。但是这些通知哪去了?出了事故有人想起来了,要是不出事故,不仅当时单位会把这样的 文件通知随手一扔,就是监督部门似乎也见怪不怪了。郴州市这两家污染企业由来已久,不仅是当地政府的“宝贝”,就是监管部门监管处理起来也要看看人家的脸色,这也是郴州环保部门十道令箭也关不掉这两家污染企业的主要原因。
从郴州环保局下达的这十道令箭就能够看出,第一道令箭就是环保局例行公事一样的检查,当发现嘉禾县这两家非法冶炼粗铅企业正在建设,就又例行公事一样下发了一道通知,责成嘉禾县环保局查处。这样的通知能有多大的威力?恐怕郴州市环保局心里也很清楚,果不其然,四个月过去,下面没有查出企业更没有关门,通知好比扔到了水中一样,连个泡也没冒一下。于是市环保局有点火了,再下通知,明令其停止生产。可这下还是没有用,过了一个月,没有办法,只要市政府汇报,打着市政府的旗号发令箭了,但结果还是令人失望,人家还是不买账。
市环保局前后两年的时间一共下发了十道通知,要说开始县政府不知道也许可能。可通知下到最后,不仅有市政府领导的批示,有的通知甚至是在市县领导共同检查过后下达的,也就是说县政府领导不仅知道,而且心中早就清楚。但是结果企业该怎么干还怎么干,该怎么经营还怎么经营,完全是一副聋子不怕雷的态度。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点不可思议,要说两家企业仗着“山高皇帝远”,可以拿着市里部门的令箭当鸡毛,还有点可能。但作为县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还敢阳奉阴违不听命令决不可能。唯一能够解释的是不是企业拿着令箭当鸡毛,而是下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充当了保护伞,没有拿上级政府部门的令箭当回事。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企业有个“姓毕的姥爷”当他们的后盾,这因为调查显示“没有公务人员投资入股”也许可以排除在外。二就是企业本身已经成为当地政府的“心肝宝贝”。事实正是这样,这个县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落后,特别是这两家企业所在的广发乡,一下子能有两个企业发展起来其意义无疑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按照你估计通知精神关停,政府不仅和好不容易在这里安营扎寨的企业老板无法交差,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当地政府更与心不忍。从十道令箭都如泥牛入海的情况来看,基层政府正是充当了这样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可以说,如果事情没有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郴州市环保局就是一天一道通知,还会照样被当成鸡毛,甚至鸡毛都不算。
令箭被当成鸡毛,源于这样的令箭威力不够,也就是说下面就是违抗也受不到什么惩罚。郴州环保局的通知正是这样,通知下发了,人家不执行,再下,还是不执行,以至于下通知收通知不执行成了一种游戏。这样的现象更让上级部门缺乏威信。试想,如果说通知下发,监督马上跟进,通知不执行马上就让个别负责人难堪,这样的通知还能像雪片一样的乱飞吗?当我们追查这起“血铅超标”事件的责任时,不妨就仔细追查一下这些令箭的问题,看看这十道令箭都发到哪里去了,又都扔到哪里去了,都是些什么人在拿着政府的令箭当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