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更该为“吊袜举牌女”难为情?
(2010-03-23 17:57:00)
标签:
杂谈 |
谁更该为“吊袜举牌女”难为情?
朱少华
近日,一组学校运动会的班级引导员照片在各大论坛疯狂转载,这些女中学生穿着都显得较为成人化,以裙装为主,在统一校服的队列中显得尤为醒目。其中被网友冠以“黑丝女”之名的女生生备受指摘。多半网友表示认为,学生穿吊袜出现于公共场合,显得极不适当。(据3月23日扬子晚报)
中学生的运动会,本来应该展示的是青少年良好的精神风貌,旺盛的生命活力和纯洁的思想品德的。但是在这样的运动会上,一些担当引导员的女孩子穿上了成熟女性的“吊带袜”。别说是这些满脸稚气的小女孩,就是成熟女性也不可能穿着这样的“吊带袜”,出入公共场合,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小女生穿着这样的吊带袜不仅不伦不类,更是与其年龄身份悬殊很大。不仅让人感觉不到美感,更让人感觉到一丝怪味甚至是暧昧。吊带袜被小女生穿着并出现在这种场合,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给大人们和社会提出了一种思考,我们的孩子怎么会这样的“不伦不类”?
首先是中学生对现在校服的一种排斥和抗议。我们的校服不仅许多年一贯制,全国一个样,就是春夏秋冬变化也不大,就是式样老套的运动服。现在除了大部分农村孩子还有所珍惜外,大部分城里学生甚至看到校服就“一头的醋”。如果不是学校强调上学必须穿着校服外,一般很少有学生主动穿着。在学生们的心中,学校召开运动会就是学习生活中最大的一项活动。而女孩子能在运动会上成为引导员更是一种骄傲,自然想以崭新的和美的形象出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可是条件对她们太苛刻了,校服自然不会在考虑之内,但是她们能穿什么?穿五花八门的时髦服装自然更加不伦不类。于是,女生们就自然想到了成年女性比较时髦的吊带黑丝袜,这样的装素不仅“美”,还能体现身材曲线和运动的气质。
其二,中学生对美已经出现了迷茫,也暴露了中学生生活常识教育的缺乏。中学生正处在青春的十字路口,是思想行为最活跃的时候。特别是女孩子,对于成年女性的装扮已经由羡慕转变成尝试。但是在这样一个阶段,学校和家长除了仍然把她们当成孩子看待外几乎没有什么特殊的教育。不少中学生不仅对青春期的生理卫生缺乏认识,对这个年龄段该怎么样的穿着打扮,生活常识等同样的迷茫和匮乏。加上现在电视电脑的普及,成人文化的爆炸和侵蚀,就必然造成一些中学生过早的成人化了。小女生效法她们妈妈的装扮不仅不感到别扭不合适宜,还会认为新潮时髦,甚至还会不分环境,不分场合的“新潮时髦”。也可以说,中学生引导员穿吊带袜上场真正应该难为情的不是女学生,而恰恰是我们的学校和家长。
在如今多元化社会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任何有悖常理的事情本都不该大惊小怪,但那多是一种有目的的故意的炒作,可怕的就是一种自然的流露。而运动会上小女生穿吊带装正是这样。女孩子们尽管装扮很成人化,但她们的思想和目的却是非常天真纯洁的,那就是让自己更美些,让学校的运动会更气派些,而现在事与愿违,也许有人会责怪女孩子们,但回过头来想想,我们更该责怪的是谁?是这些天真纯洁,满脸稚气的小女生,还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