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成“好官”看百姓对官员的次优选择
(2010-01-26 17:28:34)
标签:
杂谈 |
贪官成“好官”看百姓对官员的次优选择
山东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孙善武受贿案。孙善武任职期间,单独或伙同家人共收受9人财物,折合人民币910.49万元。据此前报道,孙善武在洛阳就任期间,曾在旧城改造、洛南新区开发上有所作为,赢得洛阳人的拥护,被认为是“好官”。 在其被“双规”后,部分民众因此而认为“不管他贪不贪,孙善武就是个好官”。(据1月26日新华网)
和一些地方贪官落马,群众放鞭炮,举杯畅饮庆祝的结局恰恰相反,这里的群众不仅没有欢呼,却还感到非常惋惜,甚至还认为他是个“好官”。这样的现象很出人意料,但这也并不是绝无仅有,去年常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万善志落马时,不仅群众替他惋惜,连这个市的纪委书记都感到痛心。而在几年前安徽一位副省级官员被双规时,他曾经工作过的一个城市竟有不少群众痛哭流涕,甚至对着城市刚落成的公路遥拜贪官,希望他“能逃过这一劫”。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群众是善良的没有底线,是愚昧的是非不清,但是当地的一位群众说的也不无道理,他贪污腐败的,但他也把别的官员没有干好的事情干好了。他收受了一些人的钱物,但对群众来说,我们的公路修好了,桥修通了,这就是好官。
不要责怪群众目光短浅甚至不懂法律。有些贪官似乎很注意自己的形象,尽管他贪污受贿甚至腐化堕落,也许是做贼心虚,他们特别懂得收买人心,对群众总是特别的“人性化”,对牵扯到的群众工作也是特别的卖力。这样做更有很大的好处,一是群众特别容易满足,不说不会监督举报,就是有点问题,群众也会放其一马。二是上级单位要是向群众考察甚至暗访其工作表现时,大都能得到群众的美言。三是万一落马,他们也会因为群众口碑好不是罪大恶极而得到轻判。
老百姓把官的好坏有过去的“不贪腐腐败”变了现在的“只要对群众有利”,这也可以看成是群众对官员道德的在让步。因为在群众看来,现在国家虽然对反腐倡廉抓得很紧,但如果让官员又能廉洁自律两袖清风,又能为群众做好工作,并让大家满意。这显然是奢望。与其得不到,不如舍下而求之。你可以贪一点,只要你能为群众做事。养活一个能做事的贪官,也比养活一个不会做事甚至毫无人情味的“清官”强。
百姓对官员的次优选择也可以看成当下的一种社会心态。而这样的心态更是给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一个沉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