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论       拜托项羽,可否再重演一场“霸王别姬”?

(2009-11-30 13:12:33)
标签:

杂谈

评论       拜托项羽,可否再重演一场“霸王别姬”?

朱少华

新修订的2009年版《辞海》,悄悄地把垓下的地理归属从“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改为“今安徽固镇东北沱河南岸”。然而,这一“定论”并没有平息“垓下之争”,反而再次把这一争论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对此,当事两县中的灵璧有些惊诧,甚至有人称“这种修订是不负责任的”。(据1130日新安晚报)

看看这回麻烦大了,那边》辞海》编定委员会在办公室里可能只变动了几个字,不仅地点还是在安徽省,还是在一个市,而且无论是“灵璧说”还是“固镇说”地方都是没错的。因为在上世纪1965年固镇建县之前,垓下古战场所在的濠城镇就属于灵璧。但是原来没有墙头是一家,现在有了墙头当然就是两家了。一代霸王名扬古今,霸王别姬的故事更是永垂“情史”家喻户晓,原来能够在招商引资宣传地方特色时理直气壮的说,知道那个霸王别姬是在哪里上演的吗?就是在我们县,有《辞海》为证。而现在耀眼的地方文化典故说没有就这么没有了。这种修订岂止是“不负责任的问题”,简直是“原则性”的。两地当然要据理力争。

其实明眼人一眼就看得明明白白,两地明的是争项羽,争虞姬娘娘,争来争去就是为了争他们轰轰烈烈的更是古今中外绝唱的爱情故事对今天发展经济的巨大影响力。不要看项羽的八千江东弟子尸骨早已化作长江东逝水,项羽的金戈铁马也非飞湮灭。但在一个历史名人就能成就一段经济佳话,一个著名典故也就能成为发展经济强大动力的今天,能够拥有霸王别姬的故土无疑就等于拥有一个聚宝盆,一棵摇钱树。过去没人争,据说当年濠城镇政府所在地以前就是垓下乡的治所,但是在撤乡并镇时由于垓下的名称暗含“项王败走”之意不仅遭弃用,同乡人更因这个典故而为耻。现在不一样了,七仙女能有好几个故乡,董永更是在好几棵槐荫树下拜堂成亲。连一个李白的故里都能争得头破血流,何况是有惊天号召力的西楚霸王,更何况还是这么一段千古绝唱的霸王别姬典故?

对于地方来说,有条件要利用古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来利用古人,只有有一点蛛丝马迹一些地方都会整合起来大炒特炒,各种各样的古人遗迹都会成为招财进宝的风景名胜,一些“家”“府”“贡”等产品更会应运而生。而现在这样一个霸王别姬所在,又有“辞海”为证,可算得上古人典故中的“硬通货”,因此,这个典故的确定对当地的意义可想而知。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项羽自刎碑”,“虞姬跳舞池”,“霸王别姬桥”,而项羽霸王别姬时更是和虞姬推杯换盏,这就自然会有“项羽家酒”“霸王贡酒”,而虞姬娘娘的滋补保健肯定也有祖传秘方,“虞姬青春不老丹”也就可以新鲜出炉了。

但是总所周知,《辞海》收集这些词条是纯学术的,本着的是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不会有半点功利性,更不会把发展经济的需要考虑进去,就是实事求是,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千年,谁能保证里面不会有一点出入,话又说会来,就是事情刚发生,谁又能保证霸王别姬就100%的在那地点,临自杀前还有功夫边喝酒边看虞姬跳舞?现在看看两地争得不可开交,最好的办法就是麻烦项羽和虞姬两人回来在演一场“霸王别姬”了,最好还用记者们来一场实况传播,必然若干年后,谁能保证项羽曾唱过:“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