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汤”到“拜厄”的识谱问题及解决方法 [转]
标签:
杂谈 |
分类: 钢琴课程指导 |
http://s12/bmiddle/4b83ca4f06dfd7b9c5d3b
结束小汤一、二册的学习后,钢琴教学进入到拜厄教程,部分幼儿学习进度明显减缓,学习一首新曲子要花费较长时间。问题,比较多地反映在识谱方面,有些学生,甚至识谱都艰难起来,这极大地阻碍了拜厄教学的正常进程。那么,在小汤一、二册学习中表现良好的小朋友,到了拜厄,怎么会遇到这样大的困难呢?
我们知道,小汤一、二册,是“七个小矮人”打开了弹奏钢琴的大门,那时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认识七个音符,并且分别找到左、右手各音符对应的琴键位置,然后进行简单的左、右手配合训练。拜厄教程前四十七条的学习任务,也是认识音符(仅限高音谱表),并找到其对应的琴键位置,同时也更侧重手指运动。因此,这两套启蒙阶段教材的主要学习内容,都是围绕“识谱”安排的。而学习拜厄遇到的识谱问题,则是经过小汤一、二册的学习,幼儿具备了一定的识谱能力,进入拜厄学习迈上一个台阶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想办法如何有效地解决的“进一步”的教学问题。
我的教学体验,钢琴弹奏的识谱教学中容易出现一个误区,认为识谱就是认出五线谱上的音符,识谱慢那就多弹多唱嘛,走“熟能生巧”的路子。我以为,这不是解决进入拜厄学习的同学们识谱问题的可以称之为方法的方法。“熟能生巧”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但不是解决这里的识谱问题的方法。弹钢琴,应先弄清楚三个问题:第一,弹什么(内容)?第二,弹的是什么?第三,用什么弹?答案分别是:曲谱,钢琴,我。相对应的,钢琴弹奏的识谱,就是用(我的)指头,在琴键上弹出曲谱的音符。所以钢琴教学中的识谱,并不是单一地用眼睛认识五线谱的音符,而是只有这样三位一体地结合起来,才能快速准确地完成拜厄曲目的识谱。幼儿进入拜厄时的识谱困难,就是这三方面出现脱节而存在的问题。
问题的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本来在小汤曲目中已经认识的五线谱,“搬到” 拜厄就不认识了,这是典型的“学习搬不了家”的问题。
2、唱的是一个音,弹的却是另一个音,唱对了音符找错了琴键。
3、音唱对了,琴键也找到了,但是因为没有正确的指法习惯,不多一会儿,又出错了。
钢琴教学的识谱既然是三位一体的事,那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要“三位”一起行动起来。本文以下讲到的方法,可以适用于拜厄前四十七条的教学。因为拜厄前四十七条都是固定的五指位置,即一首曲子从头到尾手指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我们要做的,首先就是,树立“一线一间,一键一指”的谱键对应观念,认识到五线谱的每一条线和每一个间都对应着一个琴键,而且只有唯一的一个,因此,五个手指就分别放在五个对应的琴键上。这样,手指的位置就找到了。手指位置固定,琴键也就不会弹错了。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捋清音符的运动方向,树立“向上走,向下走”的概念。五线谱上的音符,在的位置高的是“上”,在的位置低的是“下”;前一个音符位置低,后一个位置高,音符的走势就是“向上”,反之则是“向下”。在琴键上,往右,从低音到高音,是“向上”,反之也是“向下”。指法上,手指从左到右是“向上”,从右到左则是“向下”。音符、琴键、指法三位是同向运行,都是走着相同的方向,所以是不会发生混淆的错误。建议同学们在练习时,用手指指着一个一个音依次说出音符、琴键、指法的运动方向,一条练习反复数次,速度由慢到快。通过这个练习,建立起牢固的“上行、下行”的同向运行的弹奏思维和指法习惯。
第三点是,明确前后两音的距离关系。这又有两种情况,一是两音位置是紧挨着的一线一间,那是相邻的关系,因此即应使用相邻的两指弹奏;另一种情况是两音位置是相邻的两线或者相邻的两间,那是相隔,自然而然地,手指也应该用隔壁的隔壁那个。这样,指法对应音符,音符告诉了指法,运用指法帮助识谱,这样,观念的识谱和手指的识谱相结合,当然就有助同学们提高识谱的能力,加快识谱的速度了。
于是,识谱弹琴同时并举,不仅相得益彰,更是学用结合,才真正达到了钢琴教学识谱的目的。因此如果只是会唱谱却不会弹谱,那就不能算是钢琴教学中的“识谱”了。
后一篇:如何做好陪练 [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