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即使爱没有条件,却要有底线,否则就是溺爱

(2020-09-28 23:33:33)
家长很多时候对于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他们可以给孩子提供各种经济上的供应,只有是孩子提出的要求,一般都会得到家长的满足,尤其是家里还有老人的那种,因为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所以不论孩子想要什么,家长也要想尽各种办法来满足他们。但是宠爱和溺爱之间的界限究竟是什么呢?家长如何把握自己对孩子的宠爱程度呢,这也是有很多标准的。

家长要明白爱也是有底线的

家长如果总是给孩子带来不尽的优越感,那当他们以后长大了之后,也会更愿意去和同学们攀比,因为他们可以拥有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性格也是会影响他们的社交状况。所以家长要在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性格特点的时候,就要对他们进行教育。这样提前给他们定下规矩,也能够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这个宇宙的中心,他们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样才是社会中的基本生存法则。

家长的底线思维能够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也不是没有限制的,自己不是想干什么就要干什么的。他们之前以为自己可以任性,很多人以为不对孩子进行过多的管教,能够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天性,让他们更多的好好享受自己的自由时间。其实这样的想法也不是不对,孩子在童年时期,是最天真的,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去玩耍,而过了这个时间,他们就会有自己的烦恼,所以很多家长无论孩子做错什么事情,都不会去责怪他们,但其实这样的方式也不一定会帮助他们成长,家长应该懂得适当的把握自己对他们容忍的程度。告诉孩子自己对他们的包容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懂得不是自己可以无法无天的去做任何事情,他们也要照顾到其他人的情绪。

当孩子有这样的共情能力时,他们也会越来越成长为一个思想成熟的孩子,他们会将焦点更多的分散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身上,而不仅仅是关注于自己的需求,这样的培养方式会让孩子形成无私、包容的性格,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够受益。

宠爱和溺爱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晰,很多家长不明白自己对孩子的爱怎么就变成了溺爱他们。通过对社会中的孩子进行观察,受到溺爱的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来自外界的伤害,因为他们被家长保护的太过于周全。一旦他们被放到残酷的社会之中,还怎么会有人向家长一样可以为你考虑所有事情,即使你做错了很多事情,也不会受到责备,这样的爱只能存在于父母对孩子的爱之中。

每一个孩子在社会面前都是平等的,他们没有什么特权让所有人对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当受到打击的时候,就会让他们那颗柔弱的心灵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多小孩子也会无法接受。因为他们的心理承受压力还没有被训练成像成年人一样,所以为了避免孩子们受到这种突然的变化而怀疑自己的现象出现,还不如家长提前告诉孩子,在这个社会中生存是要有规矩的,每一个个体都要遵守着他所处于的那个集体中的规则,这样的话才更有可能在一个舒适轻松的氛围中生活。家长不光要做孩子的大树,还应该教会他们如果在外面偶遇大雨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护自己,这样的教导比把他们放在身边,更能让他们学会好好的成长。

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