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下午看了柴静的视频很有感触,于是我整个朋友圈也都在转发这个视频,时光倒退到25年前,我才只有七八岁的样子。
我的爷爷因为害怕文革下放,拖家带口的全部都从武汉迁移到离武汉不算远的一个军区单位工作,其实在后来看是变相下放,叔叔们很多都慢慢走了,直留下我父亲和三叔。
父亲一辈子都唠叨因为这样一段历史让他的生命发生了很多改变,比如他不再是武汉游泳队的队员,他无法和其他小伙伴一样在武昌的7435工厂附近玩耍,这样的无奈是时代的变迁,是很多我们这代人也说不清楚的缘由,也不知道我爷爷当初是否有一丝后悔,可惜他已经走了好几年。
而这一切,只是一个开始,我就这样成长了起来,我们的大院很奇怪,都是五湖四海的人,他们和当地人保持着一种疏离感和优越感,一来他们从来不说当地话,哪怕会也不想说,二来很多都是武汉或者更远的北京,广州,四川因为文革而来也没有回去,这里自然变成了第二故乡,他们在这结婚生子,然后就完了一辈子。
我出生在武汉三医院,他们对武汉有一种莫名的乡愁,然后跟着父母也来到了这里,有的时候我也很难叫那个地方是故乡,因为总有一种疏离感,小城以军工厂产盐闻名,所以在小区大院里经常堆满了很多的盐包,夏天的黄昏大家搬了竹床在外面吃饭,也在竹床上睡觉,那是一个可以夜不闭户的年代,抬头就是满眼的星空,很多时候我很爱和其他小伙伴们爬到盐包上玩耍研究《圣斗士星矢》里的星空。
都说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我在新书《不过,一场生活》里记录了一些年少的故事,暑假的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去荷塘钓龙虾,然后去小河里游泳,天很蓝很蓝,也从来都不觉得天蓝不蓝和我生活有什么关系。
在那个年代说环保,很多人都觉得你是在装X,什么环保不环保,过好生活就好了啊,我也是不懂的,高中后就去异乡读书,一走就是十几年,偶尔也回家看看,只是这十几年见证了这个小地方的变迁。
上海世博会那一年,很多人如我一样,觉得上海的天气像极了国外,其实不是应该像极了,而是我们曾经一直拥有这样的蓝天,夕阳和日出,一样的情景当然也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有时候出国看到国外的天就羡慕,为什么天可以那么蓝,而我们每天需要靠戴着口罩生活。
更可怕的事情才刚开始,前年回老家过年,走到小区门口的公示牌上,完全就震惊了,一个只有几千人的工厂以每年都有20个左右的人得了癌症,门口的白纸写满了得了癌症的工人名字,可以去哪里领钱,可以去哪里看病,我很好奇为什么这么一个小地方癌症率如此之高,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癌症而死亡。
三个化工厂从市区牵到这里,不断的环境破坏在十年后所有的报应都发生了,连从来不懂环保的父亲母亲都知道雾霾,环境污染会得癌,要如何保护环境,可好像一切都已经晚了,小城的人纷纷开始把自己子女送到异乡读书,稍微条件好一点的也都迁移到其他地方,这只是千千万万中国小地方的一个而已,而我们的报应,可能才刚开始。
生活其实已经很糟糕了,可是不管怎么样,我们依然要走下去,今天看了视频一点点感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