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3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是我闻:于十方界做道场

(2015-09-08 12:34:45)
标签:

寺院生活见闻

心是莲花开

分类: 我这样生活

 

如是我闻:

http://s2/mw690/001Ojdncgy6VgErZIuB61&690

于十方界做道场

——女记者深入寺院见闻之

 

 

  不知不觉下山已经一个月了,博客写了几篇就因为太忙没有继续,很多朋友一直等着看,久等了,对不住大家。

曾经有师兄告诉我,他们在过往好多年习惯每天一早打开我的博客看看,也听听我博客里的佛曲,才开始一天的工作。后来我一年多时间基本不写博客,他们生活中少了一件重要事情。真是对不住大家。

八月下山后,九月我又上了山去了另外几个寺院,一次次深入寺院,一次次修正自己。我在微信里有记录,很多微信友告诉我,每每看到我微信里写的寺院生活他们都会流泪,很多朋友转发我的微信。我很愿意把我的见闻分享给大家。我相信感动我的也一定可以感动很多人。我不知道我的微信号码,如果您要加我微信请纸条里告诉我您的号码,我加您。自然加满为止。

 

http://s16/bmiddle/001Ojdncgy6VgEvOuLlcf&690

     时间回到今年七月。我在山上。在山上过了最冷的一个夏天。早晚山上全是雾,口里呼出白气。中午太阳火辣。本计划上山2天而后从云南楚雄永仁去攀枝花进四川,去峨眉山。因为认识了几位师父,决定留下。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已上山十多天了。走得匆忙忘了带梳子,每天胡乱抓抓头发用夹子卡住。渐渐觉得这满头青丝非常多余。而且发现自己身体非常脏。每天与师父们穿行在山间,大量蚊虫苍蝇围绕我头顶,挥之不去,渐渐发现虫子只围绕我,师父们身边没有虫子。我洗澡洗头后仍如此。我终于明白是因为我的身体由里致外脏,五腥荤污浊,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http://s7/mw690/001Ojdncgy6VgEAOhEO56&690

     真的,我有个重大发现,出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他们身体有一种清净的气场,非常干净。只要一走近你就可以感受他们的身体以及精神的清净,恰如面对一清冽的甘泉,水面平和,微风送爽,令您的身心也瞬间归于宁静。

而师父们说,一个真正的三宝弟子,师父们也同样有感受,只要对方一个眼神、一个合十。一句问询,他们就知道对方是居士,还可以感知是如何的居士,是不是大乘修道者。


http://s8/mw690/001Ojdncgy6VgECE6QD77&690

     在佛教中,比丘又名乞士,顾名思义便是以乞食为生:一方面是乞食以资色身,一方面是乞法以资慧命。僧宝自己要修学,也担当如来家业的传承。在普罗大众与佛法间,僧人恰恰如一个学校的招生办老师,他用种种善巧方便把人们引进佛门。比如佛事。

    师父说过去佛事二字指讲经说法,现在成了赶经拜忓。这是对佛事的一种误解,但也是一种随缘应现。因为有佛事很多人在苦厄时有了回头的岸。还有的人仅因为喜吹吹打打而开始学佛。

    山上的日子是我一堂课一堂课修正自己的日子。我请问了师父们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法师做佛事是明码标价?


http://s5/mw690/001Ojdncgy6VgEHkXti94&690

     师父说:畅佛本意,实为解脱,但众生根器密宗讲上中下士道,即汉传菩提解脱安乐道,佛事即为心灵安抚又为社会安定,恰如医生看病,本来可以不收费为慈悲故,而为慈悲故一定要收费因为物料等需要花销,法师劳力应被感谢,更因为有众生临时烧香,愁苦时愿舍家宅宝贝,危机度过立刻忘记发心,故先明标价,你思考好愿意再来,免得你许空愿,因果是不虚的,实为对众生慈悲故。

     身体有病去医生看病要挂号拿药。灵魂有病做佛事自己买单,并由此接触佛法渐渐学习了解。这不是慈悲吗?

http://s9/bmiddle/001Ojdncgy6VgENsURO98&690


     一个人立志出家为僧,心怀救度众生的大愿,但是仍然要从一点一滴学起。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体制就是佛陀建立的,今天学校里的校长、教务主任、纪律老师、专业课老师,在佛学院里都有。佛学院的教学也是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我们要知道,佛教的这种教学和考试方法可是存在了上千年了。现在我们用的这些教育方法最远也不过才两百多年。 

     在佛教中,僧人可以说一生都在学习实践中度过,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哪里象今天的学生,出了校门就把知识还给老师了。佛教里的文凭(并非仅指纸张),可不是混出来的,那是经年累月的苦读、闻思得来的。

    古代寺院有田地,自给自足。现在我国的寺庙,已经没有任何的田地,更无当铺、商店、旅舍、林地、果园、菜圃。现在的僧尼都住在寺庙中,不允许外出化缘。那么寺院靠什么生活?

     很多善信很欣赏佛陀托钵、不接受金钱,似乎现在一些出家人不持金钱戒是大不逆。这也是一些居士不理解并易造口业的地方,有的居士由此心生怀疑而道心退转。这几天请问了师父们寺院如何生活?——主要是信众供养。请明白,佛陀托钵即为乞食,也就是靠众生供养生活!


http://s15/mw690/001Ojdncgy6VgESJYrcfe&690


     现在很多大丛林,好比规模很大的学校,教务处后勤处职责分明,学生不用操心生活,专心学习,故可以持金钱戒。依佛制,佛教寺院本身并不应该从事生产活动,僧人的任务是学习、实修、教化众生。寺院和佛学院其实就像是师范学校,这里是培养老师的地方。但老师学生是人做的,色身需要衣食,故大丛林有专人负责操持生活,老师学生可以减少接触金钱,这是正常的。


     小寺院,生活要靠自己操持,油盐酱醋,什么事离得开钱呢?包括外出办事,路途车马费,也是开支。接受善信供养,这是正常的。

     莲友们请明白:自佛陀时代起,在家人给出家人供养就是制度,出家人没有收入和经济来源,生活上靠信众的供养。佛陀住世讲法的年代,佛陀每天还要托钵乞食,接受大众供养。现在不少人因为完全不明白道理,他们心中塑造了僧伽形象:三藏法师、满腹经论、救苦救难、不会吃饭、不知寒冷、没有性格……总之最关键一点:师父不要和我这个凡夫说钱!我有问题你要解惑、我有苦难你要救拔、我不必供养因为你已遁空门、我必生疑如果你居然化缘。

     真是神奇的时代啊,一方面有居士一见出家人接受钱物供养立即心生种种非议,并自己告诉自己我不可说僧人过、我保持沉默、我不是小气我如果供养一定要供养真正的出家人!于是他千寻万找但是就是遇不到他可以依止的师父。终于成为二宝居士。甚至道心退转。


     另一方面,现在好多人喜欢去寺庙捐钱,今天到寺院的人们,很多已经不知道为什么要给寺院供养了,很多人以为给寺院钱,给僧人钱,可以为自己换来一份平安,换来荣华富贵、高官厚禄,这些都是对佛教极大的误解。

 

 


     

http://s8/mw690/001Ojdncgy6VgEV8dL167&690

 

 


      


     下面是一位法师的开示,供养大家:

                              不要看修行人的缺点 作者:生根活佛


      只要是修行者,不管他的信仰是什么,他的正见是什么,他的道德是什么,我们都没有必要去看他的缺点。因为,作为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缺陷,这是很正常的。

     其实修行者也在改正。修行就是不断改正自身缺点的过程。因为有缺点,才有必要修行,如果没有缺点还修行什么?没有缺点的话也不需要信仰了。正是因为有不明不知的地方,才需要信仰及修行的。

      我们不应该看修行人的缺点。当看到修行人的缺点时,我们应该这么想:

      第一,要想到修行者也是众生。众生是有缺点的,他们是需要净化的,是需要了悟的,是需要学习的,所以他们在通过修行来改正自己的缺点。
     第二,我们不能挑剔修行人的个别缺点,不能因为修行人有个别缺点就认为修行没有希望。很多刚开始修行的人也有这样天真的想法,认为一旦有信仰就变成没有缺点了。这种想法就像希望通过洗一次温泉就把思想也洗干净一样,这完全不可能。
       第三,我们希望修行者完美无瑕,希望他们从不犯错,这样的愿望是良好的,但实现起来需要过程。修行者在修行道路上是一步步探索的,是从现实状况一步步开始的,所以我们不能静止地看待问题,而应随着修行者的修行逐步调整对他们的看法。


       我们绝不能看修行者的缺点,因为他们的行为有可能是特殊及方便法,有着普通人不能理解的密意。可是,现在很多人在谈论出家僧团和寺院,他们经常说:“寺院变成了商业性的机构,僧人都变成赚钱的老板,现在的僧人不如普通人”等等,经常挑僧人和寺院的缺点及毛病。今天我不是站在僧团的角度来谈论这些道理,而是按菩提心的教诲来讲不能看僧人及寺院的缺点。我是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希望大家能够接受。

         大家应该知道佛教内部也有是非、对错,但这些不是俗家评论的事情。不管是一个比丘或比丘尼有没有修位、持戒好不好,还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有争议,僧团自有僧团的裁决,大可不必由在家人来评论出家人的过失。假设你知道某某法师不好,或者僧人不好、寺院不好,为了让在家居士对这个消息很惊讶便讲了诸如“某某法师不持戒、寺院商业化”等话,使得在家居士掌握了寺院和僧团缺点的很多资料,从而帮着你去宣传寺院和僧人的缺点及过失——最终的结果就是你们都在造业,不断的造业。将来你对这些在家居士好还好,对他不好你就麻烦大了。

 

        另外,评论佛教内部的过失,只会断众生的慧命,而对自身一点好处都没有。但是现在的出家人所犯最大的过失,就是把佛教和僧团内部的问题说给在家人听,在家人找到这些毛病到处宣传,说是维护正法,实际上自己在造业,破坏菩提心的教诲。

       我不是说出家人及修行者没有过失,也不是说他们应该掩饰自己的缺点,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出家众有过失,是寺院里的事、是僧团门内的事,是他们自己的事,不需要我们去干涉。你去干涉,只会断你的慧命和菩提心。为什么?因为你会对三宝失去恭敬心,你自己看到僧人及修行者的缺点,自心不高兴、内心生气、心态不好,对自己只有害处而没有一点好处。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去评论修行者的缺点及过失。评论修行者过失的人都是迷惑及没有智慧之人,这样的人只看到他人的过错而看不到他人的优点。我们看到的别人的所有缺点都只是自己的看法而已,评论修行者的过失不能视为保护正法,只会破坏修行者的名声和修心之道。


 

        何况,修行者本身也在不断地修改自己的过错,他们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去走上去,一次又一次地改变——修行必须自己修改自己的缺点,没有缺点的话,他们也没有什么可修了,那就不能叫做修行者。因此,不要看修行者的缺点及过错。


       不看修行者的缺点、只看修行者的优点,这也是改变我们心态的一种方式。这种心态能够让我们见到修行者就充满欢喜,减轻烦恼,增添智慧,能够让我们进入菩提大道。而学习修行者的优点也是菩提行道的教诲。南(拿)无(摩)阿弥陀佛。

 

 

     希望和所有莲友一起端正知见,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灾障皆消除,同声弥陀,共生极乐。阿弥陀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