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陶瓷窑口】——龙泉窑

(2017-07-13 06:18:35)
标签:

杂谈

【中国古陶瓷窑口】——龙泉窑

【中国古陶瓷窑口】——龙泉窑

龙泉窑是古代重要青瓷窑,在浙江西南部龙泉境内。已发现大窑、金村、溪口、梧桐口、大白岸、小白岸、道泰、山头窑、松溪、安福口、安仁口、笔架山、项户、碗圈山、马坳、大方、岭脚、围墙、大棋、下村、黄金坑、武溪等 300余处窑址。其中大窑、金村两地窑址最多,烧瓷质量最精。从采集的标本与出土、传世器物来看,龙泉窑烧瓷时间从宋至清,约有七八百年的历史。北宋瓷器生产初具规模,产品主要为碗、盘、钵、盆、罐、瓶及执壶。元丰三年(1080年)铭的莲瓣纹五管瓶和双耳盖瓶为这一时期有确切纪年的器物。这一时期产品胎为灰或浅灰色,圈足高而规整,釉层薄,有流釉及开片现象,釉色不够稳定,多青中带黄,说明对还原气氛还没有完全控制。常见纹饰有团花、菊花、莲瓣及缠枝牡丹。南宋为龙泉窑发展时期,产品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器型丰富,有各式瓶、炉、碗、碟、盒、灯盏、渣斗、香熏、文具及塑像。装饰盛行单面刻划花,以刻花为主,常见纹饰有云纹、水波纹、蕉叶纹、凤纹、雁纹、鱼纹、莲花纹、叶纹等。由于熟练掌握了胎釉配方、多次上釉技术以及烧成气氛的控制,釉色纯正、釉层加厚、成功地烧成了粉青与梅子青釉,达到青釉史上的高峰。在这一时期的标本中有黑与白两种胎。白胎占绝大多数,比黑胎厚,釉层也较厚,故装饰上采用浮雕、出筋及贴花;黑胎量小、胎薄在1毫米左右,釉面普遍开片,紫口铁足,是龙泉仿官或龙泉官窑的产品。两种胎的器物是在同一窑中烧造的。这一时期器物中有印“河滨遗范”、“金玉满堂”铭文的。“河滨遗范”铭文器物中带有“庚戌元美宅立”款的,应为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制品。元代龙泉瓷业继续发展,此期大件器物比较多,器大而不变形,反映出烧制技术的纯熟。碗、盘、杯、盏、洗、瓶、炉又出现新样式,时代特征明显。如高足杯、双鱼洗、月梅纹碗、龟心荷叶碗、荷叶盖罐、双耳连座瓶等。纹饰有云龙、荔枝、牡丹、荷叶,有模印贴花、露胎装饰与褐斑装饰。大量印“福”、“禄”等吉语铭文、商标性质铭文及八思巴文。明代早期龙泉窑产量仍很大,有相当一些器物,如大盘、盖罐等,造型、纹饰与江西景德镇青花极为相似。菊瓣纹碗与历史故事图案印花碗较具特色。明晚期瓷业渐衰,青釉色泽灰暗,器底不施釉,足部处理粗糙。龙泉窑产品不仅内销,自元代开始,还大量销往海外,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国都出土有龙泉窑瓷器。受其影响,浙江、福建、广东、江西一批瓷窑先后仿烧龙泉窑产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泰国苏可泰窑以及韩国、日本都曾仿烧龙泉窑产品。

请欣赏龙泉窑典型器:

(浙江省博物馆藏北宋龙泉窑青瓷五管盖瓶)

【中国古陶瓷窑口】——龙泉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