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漩口中学地震遗址见闻

(2014-10-14 00:13:47)
标签:

汶川大地震

漩口中学地震遗址

映秀镇

分类: 散文随笔

凡路过汶川县映秀镇的人们,多数会去参观汶川“5.12”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凡观之者,莫不为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坏和惨烈景象感到震惊,也深深地为在地震中罹难的师生感到惋惜与悲痛。

漩口中学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所重点中学,校址原在汶川县漩口镇,因修建紫坪铺水库拆迁(该大型水库离震中的十公里,一直被疑是引发这场大地震的元凶),2006年才搬迁至映秀镇,也就是说,地震发生时,这所总投资6500万元的中学才建成两年,还是一所新学校。学校占地3.3万平方米,有学生1527名、教师133名,地震共夺去了55条宝贵的生命,其中学生43名、教师8名,职工2名、家属2名;重伤者29人,其中学生27名、教师2名,其中3人被截肢;12名学生成了孤儿;还造成了21个单亲家庭。这样的集体伤亡比例在伤亡惨重的映秀镇可说是最小的,这与新校舍有关,也是师生们奋力自救、互救和外界援救的结果。

地震后三天,漩口中学学生在成都三所大学复课,2008年7月全校师生迁到山西长治市过渡,2011年3月返回映秀七一中学上课。原先的漩口中学遗址已作为地震震中标志性建筑,成为免费向公众开放的震中纪念地核心景区之一,据悉自开放至今每年约有300万人次到此参观。

我在匆促的的参观之间,用卡片机拍下了一组照片,不为摄影,只为缅怀。 http://s15/mw690/001OiS3Agy6MN3drClEae&690

   

纪念表盘上,时钟和分针构成的裂痕将地震发生的时刻疑固:下午2时28分。这是漩口中学地震遗址的标志性的景点,也是人们拍纪念照的首选之地。一个完整的家庭在地震遗址前合影,令人感叹有多少家庭却在地震中破碎。表盘后面是一侧垮塌一侧倾斜的是主教学楼,下面一幅图是它地震前的雄姿

http://s7/mw690/001OiS3Agy6MN4syX9c96&690


http://s9/mw690/001OiS3Agy6MN3eZypq88&690
   这座原本五层高的男生只剩下四层,第一层已整体塌陷于地下。墙上布满典型的地震建筑形态十字裂纹。

 
http://s11/mw690/001OiS3Agy6MN3fq5pE4a&690

    这座原本五层高的女生公寓楼完全坍塌,彻底损毁。据说,当时有一对母亲带一女儿从浙江来探望在这里当老师的另一个女儿,住在宿舍里,地震时母女三人没能跑出来,一个女儿怀有五个月身孕,另一个怀有三个月身孕。

http://s12/mw690/001OiS3Agy6MN3gAtRx2b&690

    五层楼高的阶梯课室已完全垮塌。为了保护遗址,用钢筋水泥粱支撑固定楼体,以保持地震原貌。身处其时其境,能否在楼塌之前的几十秒中死里逃生,全在天意

http://s12/mw690/001OiS3Agy6MN3MEeaT7b&690

     坍塌的实验楼。据说地震发生时,方杰老师正在实验楼第三层上计算机课,在楼房摇摇欲坠的那一刻,他冲向教室门用身体撑住欲倒的门框,高喊:“大家不要慌,保持秩序到门口去!”在只有60秒与死神赛跑的时间中,全班42人在他的掩护下有41人冲了出去,他却倒在了废墟中再也没能站起来。他的故事,令人心酸,也令人感动,更令人在擦掉眼泪后感到鼓舞!精神不死,河山永存! 

http://s16/mw690/001OiS3Agy6MN3KNMWb0f&690

 连接两座教学楼的走廊由于有两旁建筑物的抵档而没有倒塌,整个建筑框架基本完好,成为当时师生们逃生的保障通道。现在连廊已成为遗址的最高点,楼顶上的国旗迎风飘扬,仿佛是在将漩口中学的故事随风送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