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7.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晚上:7:30
售票中:80-400
官方订票:66550000,4006305850
作品介绍:
1、琵琶独奏
《春江花月夜》
传统经典 吴玉霞演奏谱
又名《夕阳箫鼓》《浔阳月夜》《浔阳琵琶》,是一首优秀、抒情的琵琶曲,常见有合奏、重奏、协奏等多种形式。乐曲结构严谨、细腻恬美,舒缓的旋律将大自然迷人的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其悦耳的音色和细腻的表达,非常考量演奏者的内心与功力。
2、琵琶独奏
《十面埋伏》
传统经典 吴玉霞演奏谱
系琵琶大套叙事性武曲。乐曲结构完整,用叙事的手法完美地表现了在公元前202年的楚汉战争,刘邦采用十面埋伏的战术打败项羽的激烈战斗场面。乐曲气势宏大、场面壮观,演奏中运用大量的音效和高难技巧,将战前的准备、战争中的拼杀和战后的得胜回营描写得栩栩如生。
3、琵琶与贝斯 打击乐组合
《蝴蝶》
张辉编曲
此曲为吴玉霞及其3人组合而作。乐曲以拉丁风格为基本元素,轻盈的曲风,浪漫的舞韵,体现了别样的琵琶语汇和创新意识。
4、琵琶与箜篌二重奏
罗永晖作曲
《乐舞图》
人间不能沒有歌舞,极乐世界尤其少不了音乐。佛说在极乐世界里时刻都响彻「天乐」,因而在竭力表现佛国极乐美景的洞窟壁画和雕刻中,就少不了乐舞的场面。加上舞伎轻灵的姿式,飘曳的衣裙,旋动的彩带,乘风翱翔,势如飞鹤,动感特强。其內容和造型,升华于佛国净土,又复归人间,散发出丰富的想像和憧憬。《乐舞图》让音乐主题在乐师之间辗转传递,时而优美婉转,时而节奏轻盈,在音乐起伏回环之间,乐器产生对应互动,最后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5、琵琶与长笛、弦乐四重奏
《风戏柳》
吴玉霞原曲
陈思昂编创
原曲创作于1993年。2016年版《风戏柳》,经作曲家陈思昂先生编创融入了新的元素,使音乐形态、性格更为丰富,摆脱了华丽的装饰,富有渗透性的和声像涟漪般,连绵扩散,回荡不止。通过弦乐多样的色彩变化、长笛灵巧与长线条气息的组合,强调突出琵琶个性语汇,其清脆的音色,点缀着独特的风韵。作品中增添了《拔根芦柴花》、《茉莉花》等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素材,巧妙地穿插在弦乐与长笛之中,而琵琶声部则在这些民间素材中保持独特个性,相互交融而又不受影响。乐曲小巧别致、诙谐风趣,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亲昵以及对生活的爱恋。
6、琵琶与民族室内乐
《心经》
张福全作曲
静、净、敬、境,是本曲的立意;深邃、细腻、凝神、虔诚,是本曲的苛意追求。
不需技艺的炫耀,更不要执意的夸张,只要内在的张力和真情的直白。引起人们的回味、回想、共鸣,领悟真、善、美的洗礼。
清净亦清静,温馨亦温心。心经。
7、琵琶协奏曲
《云想.花想》
王丹红作曲
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李白的诗《清平乐》:“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作品用唯美的女性化的优美旋律,以及灵动雀跃,跌宕起伏的舞蹈性节奏,展现了如诉如泣、娓娓道来的深切情思。
8、琵琶协奏曲
《春秋》
唐建平曲
吴玉霞订指法
琵琶协奏曲《春秋》,中国当代最有代表性的琵琶协奏曲之一。创作于1994年7-9月,是受《千秋颂》吴玉霞琵琶独奏音乐会委约而专门创作的。这台音乐会是国际儒联为纪念中国文化伟人孔子诞辰2545周年而举办。同年10月7日吴玉霞携中央民族乐团在北京音乐厅首演。1999年,这部协奏曲还作为重要的大型作品入选中央民族乐团欧洲巡演,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中获得好评。该作还被作为国际华人台北琵琶大赛决赛指定曲目,2004年入选世界华人音乐经典。从首演至今历经22年的时间内,这部作品在中国音乐舞台上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央电视台多次专题介绍。
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孔子生活的年代,“春秋”二字也常常被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史的代名词。这部作品以“春秋”二字为题,除了具有其特定的纪念意义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借这一含深远的标题,来抒发今天的中国人对自己民族古老、辉煌而又博大精深的文化成就的崇拜、赞颂和追溯之情。这首协奏曲以其弘的气势,朴实深情的旋律以及较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为艺术特色。也因其具有较深刻的思想性而引人注目。在吸收‘儒家’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钟鼓管馨羽禽干戚’等音乐思想外,在作品的中部,还引用了琴曲《梅花三弄》音调,借以升华音乐境界。“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傲雪之韵。”作品共分为五段,一、引子;二、行板;三、快板;四、柔板至快板;五、急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