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真是忙到了极致,14-17日共演出6场《又见国乐》,其中16-17日一天两场,明天演完将连夜赶赴武汉。
迎接
18-19日“我的琵琶行”夏令营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51EN00SIGG.gif 之后......
http://s2/bmiddle/001Oi5Tozy6TTb4E6HL91&690
武汉琴台大剧院音乐会
时间:2015.07.19.
《雅风古韵》吴玉霞琵琶名曲赏析音乐会
独奏、讲解:吴玉霞
特邀:周红 吴琳 段超 黎芸
参演:武汉音乐学院“楚俏”琵琶组合
2015“我的琵琶行”夏令营营员
【壹】
解析
1-1、《太湖美》
龙飞曲 吴玉霞编曲
为2015“我的琵琶行’琵琶夏令营而编创。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优秀歌曲,优美的曲调曾感动无数人,用琵琶特有的技法、语汇,表达内心的愉悦。
1-2、《欢乐的日子》 马圣龙曲
琵琶考级练习者必弹作品。曲调热情、欢快,音色丰富、多样,演奏中要求左右手协调一致,16分音符快而不乱。
1-3、《春江花月夜》 古曲
吴玉霞演奏谱
又名"夕阳箫鼓""浔阳月夜",这是一首典雅优美的琵琶文曲,宛如一幅山水画卷,充满了诗情画意。雅致恬美的音色把控,以及左手推、拉、吟、揉等技法的运用,非常考量演奏者的心境与功力。乐曲以鼓声、箫声起始,采用"换头合尾"手法,以舒缓的旋律将大自然迷人景色描写的淋漓尽致。作品结构严谨,主题鲜明,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1-4、《山之舞》 陈音曲
基调、色彩浓郁、风格独特新颖,作者有感于西南民族地区人们的质朴、热情、能歌善舞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乐曲既保持了原有的地方特色又体现了一种现代的音乐气息。
1-5、《改进操》 刘天华曲
这是刘天华先生为纪念国乐改进社成立而作的一首独奏曲,创作于1927年12月。乐曲以模拟中国传统乐器古琴的演奏技法呈现古朴音色,并结合行进与模拟军鼓的节奏特色,表达了作者对立社的喜悦和对振兴国乐的信心与期望。
1-6、《梦入江南》 王丹红曲
为琵琶重奏委约作品。作曲家采用评弹素材,巧妙的将琵琶技法和江南意蕴融入其中,那生动而富有情致的语汇犹如画面,耐人寻味。
【贰】欣赏
2-1、琵琶与二胡
2-1-1、《霓裳曲》
民间乐曲 吴玉霞编曲
曲调优美、色彩浓郁,以重奏对话以及“点”、“线”(音色)交替婆娑弄舞之意,展现柔美与细腻、默契与配合的美感。
2-1-2、《绣荷包》 顾冠仁根据同名沪剧唱腔改编
乐曲表现了美丽的江南女子,手持银针彩线一心想要绣尽天下的美景。曲调由慢渐快,似飞针走线,不亦乐乎。
2-2、琵琶重奏
2-2-1、《暮》
吴玉霞曲
琵琶组曲《素描》系列小品之一,曲调舒缓、深意,演奏中需要很强的平衡支撑,包括心境、呼吸和音色把控。
2-2-2、《行街四合》
民间乐曲 林石城编曲
江南丝竹代表性乐曲,曲调悠扬、舒展,经改编后的重奏曲《行街四合》,将琵琶点的色彩发挥到极致。乐曲由慢至快,严丝合缝,速度、力度强调互补和一致性。
2-3、琵琶与箜篌
2-3-1、《清明上河图》 刘为光原曲
这是一首以宋代大画家张择端的名画为题,以宋代的音调创作的一首重奏组曲,共分五个部分。乐曲如同5.7米长的画卷一样,从初春的城郊写起,展开了一幅公元10世纪宋代鼎盛时期京都各阶层的世俗生活以及繁荣景象的长卷。原曲为箫与箜篌二重奏,此版琵琶与箜篌点对点(音色),有别样的风韵。
2-4、琵琶与箜篌、二胡
2-4-1、《鹊》 吴玉霞原曲
琵琶组曲《素描》系列小品之一。曲调活泼动感,象征吉祥、欢愉。今次首演,演奏者选用了以主题音乐元素为轴心,开放“独特视角”和玩音乐的心态,展现音乐所赋予的情致和灵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