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文化评论:愿文艺采风“三心”常驻

(2014-03-31 13:11:13)
标签:

民间

学习

文化

    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陕西安康、紫阳采风活动已圆满结束,虽然已回到岗位进入下一个程序,但空闲时依然还陶醉在采风活动的现场和那些带有泥土芬芳的民歌声中。偶然中发现一篇文艺评论——愿文艺采风“三心”常驻,评论者曾参与我们一同在紫阳的采风,看来很亲切,转载并留作纪念吧。  

文化评论:愿文艺采风“三心”常驻

2014-03-28 16:54: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秦 毅

 

http://s3/mw690/001Oi5Tozy6HJLcF2qCd2&690

   3月26日,在陕西省紫阳县文广局的一间会议室里,众多民歌手及民间艺术家将掌声送给了前来采风的中央民族乐团的艺术家及青年歌手。通过4天的采风学习,一首首出自“专业学生”的原生态民歌得到了“民间老师”的高度称赞。此外,采风汇报会上,谈体会滑落的泪水,谈期盼涌动的真情,以及为紫阳民歌发展共有的文化担当精神的张扬,足以说明此次采风之行的收获。

  对照一些热衷“景区参观留念、交流蜻蜓点水、逛街乐此不疲”的所谓采风活动,笔者认为,要想让文艺采风满载而归,应至少拥有如下“三心”。

  首先,要有学生般的求知心。放下身段,不仅仅是态度问题,更是取得实效的保证。如果仅仅口称学习,心里却居高临下地指指点点,这样的采风容易在一开始就武断地丢弃本应汲取的养分。采风就是一种对原本不熟悉领域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展示出愈加强烈的求知欲,愈能得到老师的倾囊相授。

  其次,要有走下去的贴近心。在千城一面、多方交融的今天,独到的、最质朴、最原生态的艺术样式往往保留在相对偏僻之处,这就需要“寻访者”有丢弃公路、走上小道,车辆不通、坚持徒步前行的决心。只有甘于走到大山更深处,去贴近、去感知最原始的文艺样式及其生存环境,才能让采风的篮子里装满纯天然的艺术果实。

  再次,要有担当之心。一个团队的采风行动必然要与多方面人员进行密切接触,要得到对方的认可、尊重和无私的指点,需要远道而来的文艺采风队员具有担当之心。这不仅意味着要独立承担全程费用,坚决不给当地造成接待压力和负担,而且面对文化遗产,纵然一时不甚了解,也要多一份敬畏,展现文化担当之责,从而实现“以文会友”,收获“人走心不离,交流不间断”的采风成果。

  要保障文艺采风的成效,同样离不开时间的投入,但单纯的时间长短并不能换来采风的累累成果。时间应去哪儿?寻访、学习、交流。笔者希望更多的文化艺术团体外出采风之时“三心”常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