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肖文礼:“指尖上的舞蹈——琵琶名家吴玉霞名曲赏析音乐会”观后

(2013-11-04 14:04:49)
标签:

文化

关于中国民乐的传承与发展,业界一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态度:悲观论者认为现状堪忧,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以及欧风美雨的侵淫下,传统将不可避免的逐步丢失与走样;乐观论者则认为民乐沿着数千年的发展轨迹传承至今,坚守者可敬,它定会和着历史的步伐继续前行。但无论如何,在论题焦点之外,有一群真正的坚守者和传播者,他们实实在在地行动,身体力行地传承,为民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著名琵琶演奏家吴玉霞就是这样一位值得钦佩的坚守者。每年暑假,无论事务多么繁忙,她一定会在“八喜·打开艺术之门”暑期艺术节中与孩子们如约相见。因为她坚信:“今天的聆听者定会成为明天的传播者!” 8月17日,笔者在中山音乐堂聆听了作为该艺术节系列音乐会之“指尖上的舞蹈——吴玉霞琵琶名曲赏析音乐会”,领略了她以“演奏”和“教学”双重身份前行于琵琶艺术道路的风采。

一、桃李芬芳,下自成蹊

中国有句古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寓意着真正美好的事物,不尚虚声,自能赢得大家的赞誉与留恋。此言得之,吴玉霞的出色表现,早已赢得大家的高度赞誉和普遍尊敬。当天夜晚,中山音乐堂座无虚席,前来观看演出的既有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习琴者,也有有本着赏析为目的的专业演奏者,还有她的同事、同行、朋友及学生。

她依然朴实,淡淡的装束简单而庄重。舞美设计全无现代豪华的“声光电”,一张写着“八喜·打开艺术之门2013暑期音乐节”的蓝色背景图,简单明了、清新自然;那些亲朋好友、学生及学生家长、琵琶爱好者及钦慕者送来的鲜花,散发着淡淡清香;一方讲台,一把演奏椅,一竖琵琶便是完成音乐会的全部家当……这些看似随意实则刻意的装束,营造出朴素淡雅的气息,烘托了充满知性的气场。

二、旁征博引,循循善诱

    在教育学界,曾发起 “教师型学者”或“学者型教师”的呼吁,体现了当今社会“研究”与“教学”双重能力的人才诉求。同理可证,“教育型演奏家”与“演奏型教育家”是推动当今艺术事业发展的人才诉求!

作为演奏家,吴玉霞纯熟的演奏技艺有口皆碑,读过其专著《我的琵琶行》之后,更惊讶于她隽秀的文字,但只有听过她授课的人,才能真正体味其独到的教学见地。每年一届的“打开艺术之门”暑期音乐节,便为大家提供了这方平台。

因此,在音乐会现场,她并没有按照传统方式将曲目表演作为唯一主体,而是采用“讲解”与“演奏”两条主线贯穿始终。每演奏一首乐曲都会穿插精炼通俗又耐人寻味的讲解,讲解中并没有谈及太多令人生畏的演奏技法,而是涉猎了情感处理、历史典故、乐器构造、文化价值、象征意义、精神内涵等等,她旁征博引、循循善诱,领观众感悟《阳春白雪》的古朴、《浔阳月夜》的柔美、《塞上曲》的哀婉、《十面埋伏》雄浑,一应俱全、十分精彩。

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音乐理论家张振涛在《让琵琶永恒的行走》一文中这样描述:“一个充满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艺术家,总是不断给人带来惊喜……一次次音乐会,一次次讲座,一次次出版,让人感到吴玉霞为了琵琶而永不止息的创造力,不知道下次又会制造出什么景观来。”

果然,惊喜就这样在她的指尖轮番上演,这一次,带给观众的是琵琶表演形式与演绎理念的新突破!音乐会的下半场,每首乐曲的安排都独具匠心,书法家、歌唱家李春玉,舞蹈家张乐,朗诵李羚瑞一起携手,将琵琶与吟诵、书法、舞蹈融为一体,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寓意深远。吴玉霞告诉笔者:“我希望以一种更加新鲜的方式展示民族艺术的美,这场音乐会的主旨是要让音乐‘动’起来,围绕琵琶横向展开,从诗舞韵中找到艺术带给我们的愉悦之境!”她认为,任何单独的艺术门类都不应该固步自封,艺术家应该拥有更为开放的胸襟,更加开阔的思路。她推心置腹地教给我们如何从姊妹艺术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由此,形容此举最贴切的一句话莫过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四、人文关怀,细致入微

    专业技巧课是一门针对性极强的课程,这类课程往往重视学生技能的习得而忽视情感、态度等主体性的培育。然而,在这特殊的教学课堂,我们共睹了一幕幕感人的情景,共睹了孩子梦想成真的喜悦。

    在演奏间隙,吴玉霞郑重地向大家介绍了三位特殊的习琴者,她们虽然患有严重的视力障碍,但乐观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赢得了所有观众的掌声,与此同时,她们意外的收到老师特地为她们准备的演奏专辑,那一刻,无论是三位盲人女孩还是现场观众,都被融入了情感体验的心理氛围当中。随后,吴玉霞还为一位初学小听众赠送了一把儿童尺寸的琵琶,与她约定在2014年打开艺术之门”的舞台上相聚,这样的目标激励方式,不仅让接受琵琶的小听众信心满满,也让在场的孩子们倍受鼓舞

值得一提的还有圆梦空间”环节,这是“打开艺术之门”首次推出的项目。吴玉霞对“圆梦空间”非常赞赏,在她的安排下,来自东城区少年宫的60位小琴童按年龄分成两组,分别演奏了《三六》和《金蛇狂舞》,这个不可多得的学习、交流和展示平台让孩子们欢呼雀跃。在吴老师的悉心指导与鼓励下,他们收获愉快,梦想成真!


       吴玉霞老师在讲解

http://s12/mw690/001Oi5Toty6DXjouCwjdb&690
           东城区少年宫的孩子们
http://s9/mw690/001Oi5Toty6DXjoUqVie8&690
           琵琶与舞蹈
http://s7/mw690/001Oi5Toty6DXjpel8246&690
           吴玉霞老师在演奏
http://s8/mw690/001Oi5Toty6DXjqiAyHe7&690
           吴玉霞老师与琴童相约2014
http://s15/mw690/001Oi5Toty6DXjqGgNg5e&690
           吴玉霞老师与三位特殊的习琴者
http://s9/mw690/001Oi5Toty6DXjqYtrqb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