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肖文礼:《双面鼓与千面舟》音乐会随感

(2013-07-09 10:42:18)
标签:

文化

五月初五,端午节至!岁逢此时,赛龙舟、包粽子、挂菖蒲、熏艾草、诵楚辞……千百年来,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打下文化的刻度。然而,这些充满泥土气息的节庆方式如何在代表着现代文明的繁华都市寻找得以延续的栖息之地?这是每一个文化人值得思考的深刻命题。

6月11日,端午节前夕,中央民族乐团以专场音乐会的方式,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塑造起一方特殊的节日空间,为首都观众装点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端午佳节。

音乐会由中央民族乐团常任指挥、我国著名指挥家陈燮阳执棒,以《双面鼓与千面舟》命名,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无论是作品编创与选择还是演奏处理与表现,独到之处可圈可点。担任音乐会演奏任务的是一支近九十人编制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队,然而,展现于人的却不仅仅只有庞大编制的恢弘气势,更有指挥家对作品细腻的把握、艺术家对音乐独到的处理,令人折服。

根据广东音乐改编的民族管弦乐《赛龙夺锦》是音乐会的开场曲,当十支唢呐一齐奏出为人熟悉的引子主题,它那红红火火的中国音色便十分切题的将观众引入传统节日的热闹氛围之中;二胡、笛子与乐队《女人花》是由中央民族乐团青年作曲家姜莹根据同名乐曲改编完成,她以女性作曲家独特的情感与视角,将乐曲的温婉气韵表达得淋漓精致,一曲终了,全场如痴如醉,继而爆发出雷雨般的掌声;声乐与乐队《明月几时有》由青年歌唱家魏伽妮担任领唱,高文进宋词朗诵,整个乐队声音层次清晰、力度控制恰到好处,映射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主题意象;根据河南民歌改编而成的民族管弦乐曲《编花篮》,采用坠琴领奏,惟妙惟肖地模拟了中州音韵的夸张,幽默诙谐,充满乡土气息;古筝与乐队《汨罗江幻想曲》是李焕之先生于1980年创作的一首筝协奏曲,它承载的历史的记忆,引观众从更广阔的层面纪念伟大先人屈原、弘扬端午精神与传统文化;最后,音乐会以作曲家徐昌俊创作的《龙舞》压轴,朱剑平等四位青年打击乐演奏家“斗鼓”一般,呈现出民族音乐中的雄浑与热烈,彰显了传统文化里的喜庆与热烈。音乐会结束,全场沸腾,近乎白热化的掌声与欢呼声,使得指挥家陈燮阳三度返场,仍有观众不愿离去,场面十分感人!

近年来,中央民族乐团一直坚持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将相应的传统曲目和新创曲目组合成旨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会,例如元宵节的《月上弦梢》、清明节的《清明时节》、端午节的《一鼓作气势如龙》、七夕节的《牛郎·织女》、中秋节的《花好月圆》……每一场音乐会都是传统佳节的献礼,更是文化使命的责任与担当!因为,在全球化的时代,在世界文化融汇的大潮中,要守住民族的文化身份,增强民族的内聚力,就不仅仅是肤浅的“吃粽子”“品月饼”,也不仅仅是“博物馆”式的保护与继承,这需要所有文化工作者实实在在的行动,要让民族文化资源鲜活永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