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5月29日清晨,迎着黎明第一缕霞光,中央民族乐团合唱队的艺术家们,在吴玉霞副团长的带领下,踏上了赶赴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征程。这同时也意味着2013年中央民族乐团“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第二轮,走进呼和浩特、哈尔滨高校的演出拉开了帷幕。
“高雅艺术进校园”是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要求,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引领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吸纳人类先进文化成果,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由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组织开展的进校园活动。中央民族乐团长期以来对此项活动都极为重视,这次更是在演员的调配、曲目的选择、演出的保障、思想的动员等各方面都做出了精心安排。此次进校园演出的首站是内蒙古大学。两年前,中央民族乐团管弦乐队在这里的演出曾给该校师生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因此今天,大家对中央民族乐团合唱队的演出充满了期待。
下午四点,演员们来到了今晚的演出现场,内蒙古大学学生活动中心,开始联排。负责舞美的同事们早已来到这里,把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在校方的协助下,他们辛苦的劳动使这个非专业演出的场地,基本具备了演出条件。
由于今天是一早出发,演员们基本上都是凌晨四点多起床,且一路奔波,十分辛苦。可排练中更看不到大家有一丝倦容。是草原清新的风驱散了旅途的劳顿,是湛蓝的天空让大家的心灵远离了都市的喧嚣而变得轻松,更是因为同学们对走近高雅艺术的渴望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整个排练过程有条不紊,在吴玉霞副团长和合唱队队长、指挥家阎伯政老师及室内乐团团长、演奏家刘湘老师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及时调整解决了现场的一些问题,排练按时顺利完成。
五月草原的夜晚,空气中透着些许寒意,内蒙古大学学生活动中心座无虚席,热火朝天。晚七点半,艺术家们以一曲根据交响乐《春节序曲》改编的混声合唱《春来了》开始了今晚的演出。从节目一开始,同学们就表现出高涨的热情,掌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几乎每一首曲目中间都有数次鼓掌。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无穷魅力,并为之陶醉。演员们的歌声、乐声,同学们的掌声欢呼声共同构成了一曲奇妙和谐的交响。
音乐会上,艺术家们带来了独唱、独奏、三重唱、四重唱、男声小合唱、女声小合唱、男生小合唱、混声合唱等多种表演形式。并带来了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如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刘洋演唱)、《美丽中国》(唐文娟演唱)、《阳光路上》(尤龙演唱)、《国家》(付丽珊);器乐独奏《愿亲人早日养好伤》(刘湘板胡)、《十面埋伏》(蒋彦琵琶)、《牧民新歌》(马云笛子)、《百鸟朝凤》(陈力宝唢呐);陕北风格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陈建强演唱);新疆风格的《一杯美酒》(裴长佳演唱)、《玛依拉变奏曲》(谢琳演唱)等;湖南风格的《澧水船夫号子》(男声合唱,张平、张向华领唱);江浙风格的《采茶舞曲》(女声合唱);带有流行音乐风格并深受同学们喜爱的《好人好梦》(女声三重唱)、《菊花台》(男声四重唱)等。
最后,演员们以一曲热情欢快的彝族风格合唱作品《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结束了今晚的音乐会。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及内蒙古大学有关领导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演出。
中央民族乐团合唱队这次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在未来三天,还将走进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三所高校。之后,将转战黑龙江,走进哈尔滨的四所院校。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中央民族乐团的艺术家们,作为民族音乐艺术执著的守望者、追寻者、传播者,将孜孜不倦,不辞辛劳,为青年学子展示民族音乐的无限魅力,为使他们能够亲近高雅艺术,提升音乐素养,感受民族优秀文化而不懈努力!
http://s14/mw690/62e654eegdde48d56d93d&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