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家港日报:奏响民族音乐的强音

(2012-12-30 22:41:12)
标签:

情感

民乐

 
http://www.zjgxw.com/data/attachment/portal/201212/28/170201sd86gssdn6nn4n8d.jpg

  张家港日报记者 任星海

  人物名片:吴玉霞,著名琵琶演奏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近年来,她出访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卡耐基音乐厅等演出中造成强烈反响。曾多次在国内外成功举办个人独奏会及“琵琶名曲赏析”、“琵琶艺术的审美与表达”等专题讲座,其弘扬优秀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主旨深受欢迎。  

  12月29日,中央民族乐团将在市体育馆奏响新年音乐会,中国当代著名琵琶演奏家吴玉霞届时将给港城市民带来琵琶独奏《琵琶语》。她表示,中央民族乐团将最好的档期奉献给了张家港,“无论是二胡、大提琴演奏的《菊花台》,或是男生四重唱《香巴拉并不遥远》,再或是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各种精彩绝伦的声乐表演定会使您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

  通过电话,记者联系到身在北京的吴玉霞。电话那头,她轻声细语,向记者娓娓道来她的琵琶人生。  

  

  求学道路

  

  出生于上海的吴玉霞,在她10岁那年被启蒙老师领进琵琶之旅,选中的理由仅仅是因为她有一双“适合弹琴的手”。吴玉霞坦言,她并非出生在音乐世家,没有足够支撑艺术的家庭背景,是一个上海“普及艺术”的受益者。 “弹琴很磨练意志,只有坚持,才能学有所成。”这份执着,激励吴玉霞一天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地苦练,使自己的琵琶技艺日趋成熟。

  吴玉霞对琵琶的热爱,几近痴迷。“搓衣板弹弓弦”的故事她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少儿合唱乐队招4个人,为了能够入选,我白天在学校练,放学回家拿搓衣板练,后来终于考上了。父亲为了鼓励我,把准备买缝纫机的几十元给我买了一把琵琶,这是一份激励,一份记忆,一个见证。”

  1977年,吴玉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五七艺术大学舞蹈学院乐队学员班。凭借一把琵琶,吴玉霞离开她熟悉的里弄,前往北京寻梦。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让吴玉霞格外珍惜,哪怕是因天气干燥,导致练习时指甲与肉分开,甚至流血,她都不曾放弃,“选择琵琶的时候,我就决定要将它当作一生的事业来追求。这种小挫折,根本阻挡不了我。” 在北京求学时经历的种种辛酸,如今在吴玉霞回忆起来都是轻描淡写,这份从容和优雅是琵琶赋予她的气质。

  1980年,吴玉霞在“上海之春”首届全国琵琶比赛中,斩获二等奖。这是荣耀,更是动力。“我要感谢我的老师们,是他们给了我‘笨鸟先飞’丰厚的羽翼,让我能够自由翱翔。”在不同阶段的求学期间,吴玉霞先后师从于刘德海、李光华、陈泽民等琵琶名家。在一个个前辈的艺术滋养下,历经多年贯穿始终的艰苦训练、博采众长,她终于成长为技艺出众的优秀琵琶演奏家,并形成了自己独具的艺术风格。

  

  艺术创新

  

  如今,吴玉霞的头上顶着一长串的“头衔”: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德艺双馨”优秀文艺工作者……尽管如此,吴玉霞仍然一刻都没放松对琵琶艺术的钻研和追求:不断探出敏感、灵性的艺术触须,捕捉可为琵琶增色添翼的有益元素,对琵琶的演奏曲目、技巧、风格进行多层次的探索与创新,从而进入琵琶艺术的自由王国。

  武曲文弹,是吴玉霞追求“老曲焕新声”的探索。著名琵琶武曲《霸王卸甲》就是最经典的载体。《霸王卸甲》刚劲有力、粗犷豪放,吴玉霞则在弹奏中加入文曲的轻柔细腻,用吴玉霞的话说,就是“希望在武曲的叙事中加入对人物刻画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描述”。

  对此,著名音乐评论家田青认为:“吴玉霞演奏的《霸王卸甲》恢弘处大气磅礴,细腻处委婉幽邃,层次丰富、对比强烈、张弛合度,有一种大家气象。”

  西为中用,是吴玉霞又一个大胆的尝试。琵琶与中阮二重奏、琵琶与中阮及大提琴三重奏、琵琶与贝司及打击乐演奏的《蝴蝶》和《倒影》……不同乐器的合作,拓展了吴玉霞弹奏琵琶的表现空间,同时促进了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互补与交融。“再比如《送我一支玫瑰花》,我以琵琶和手鼓的形式对其进行全新演绎,使观众有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吴玉霞说。

  “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而艺术的生命则在于不断创新。”每当面对“保守派”的质疑,吴玉霞总是这样回应。“创新不是盲目地改变,否则艺术的本质就发生了变异。音乐的性格不能变,表达方式不能变,只能从形态上拓展,从不同的角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现。”她补充道。

  

  民乐传承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篇诗《琵琶行》中对琵琶演奏技法的描述让人魂牵梦绕、回味无穷。而通过这四根琴弦放射出来的艺术魅力,总有一股魔力征服着人们。吴玉霞弹奏的琵琶,亦是如此。

  “能有现在的成就,少不了国家的培养。国家荣誉赋予我责任,对于普及推广琵琶艺术,宣传和弘扬民族音乐,我义不容辞,这是一种自觉行为。”吴玉霞忘不了自己是“普及艺术”的受益者,因而内心始终有一种情结和使命。

  吴玉霞认为,琵琶的舞台不仅仅是属于阳春白雪,同样需要对普通老百姓艺术的熏陶。“打开艺术之门”系列音乐会、“琵琶名曲赏析”普及音乐会、编写教材、出版书籍……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吴玉霞一直在路上,她宣称“民族音乐不过时”,“我们讴歌伟大时代,传唱民族精神,这是民族音乐带给我们的激情。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成为民族音乐的传承者,提升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让民族文化在世界遍地开花。”

  面对如今孩子们学习琵琶的热潮,吴玉霞表示应保持“平常心”。“学习音乐最忌讳急功近利,毕竟最终能成大家的还是少数。我觉得还是贵在坚持,享受过程中的快乐才是真,真正让孩子们愉悦心境,陶冶情操。”

 张家港日报记者 顾珊珊

  市体育馆内现在正在筹备一场盛况空前的新年音乐会。明晚7时30分,由中央民族乐团倾情献演的张家港“苏园之夜”新年音乐会即将在这里唱响。100余位优秀表演家即将登台亮相,2000余名港城人民将在观众席上聆听来自记忆深处、文化根源的声音。

  作为当今海内外最具艺术示范性的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代表着中国民族文化最典型的音乐符号,以及中国传统旋律一贯的高雅而灵动的独特气质。14年前,中央民族乐团用中国式的印象第一次冲击了密不透风的欧罗巴传统,跨入了被西方交响乐团统治上百年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如今,中央民族乐团走过了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让西方见证了一台古老乐器的不同凡响。而当这台古老乐器面对同种同根的面孔时,熟悉的旋律是否会在观众心中溅起异样的浪花呢?

  中央民族乐团一直坚持用新时代的创新理念观照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因此,张家港“苏园之夜”新年音乐会绝对不会缺乏惊喜。即将在耳边响起的会是由最优秀演员最用心演绎的一场跨年音乐盛典。

  12月29日晚,港城市民将欣赏到的是江苏民歌合奏《茉莉花》、女声三重唱《女人花》、民歌联唱《阿拉木汗》,以及由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奖获得者吴玉霞带来的琵琶独奏《琵琶语》,星光大道无冕之王陈建强带来的男声独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15个精彩曲目。演出阵容强大、演出曲目精心。

  张家港“苏园之夜”新年音乐会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张家港日报社承办。这是中央民族乐团与港城的第一次面对面,也是乐团2012年的最后一场音乐会。选择张家港作为2012年的压轴演出城市,中央民族乐团负责人表示,是因为看到了这座城市对文化的追求。

  相信12月29日晚艺术家们怀抱中式乐器的身影将成为2012年留给港城的一道无比美好的印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