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南大学——琵琶传情

(2011-10-16 21:42:38)
标签:

金钟奖

讲座

校园

   利用金钟奖比赛间隙,2011.10.12.应组委会安排,晚上来到东南大学新校区与学生们共同分享琵琶艺术。虽然连续作战有些疲惫,但很高兴、也很难得。

    转发现代快报记者的文章分享现场并留作资料。  

               http://s6/bmiddle/62e654eetaf6b3682ff75&690

琵琶声醉满堂春——吴玉霞东大分享琵琶人生

2011-10-15 09:46  来源:现代快报

http://www.wenhuacn.com/UploadNews/2011101594656734.jpg

  12日晚,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迎来了一位重量级的嘉宾著名琵琶演奏家、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民族乐团首席琵琶演奏家吴玉霞女士。虽然这些天一直在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评选现场高负荷工作,但是吴玉霞还是抽出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与东大的学子们一起“欣赏艺术、感悟人生”。2个小时的讲座中,她还不时加入精彩的演奏,精湛的演技让现场师生陶醉其中,《十面埋伏》、《大浪淘沙》、《龙船》等琵琶名曲让全场响起十余次热烈的掌声。而吴玉霞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的执着与热情,也让师生们数度感动。

  致敬前辈:刘天华、阿炳都是江苏的骄傲

  12日晚上7:30,吴玉霞在东大大学生活动中心,与师生一起分享了《欣赏艺术、感悟人生》的讲座。她一亮相,就让现场的师生惊艳了一把,4根琴弦在其十指的操控下,轻拢慢捻间发出的每个音符都让人陶醉。

  吴玉霞表示,江苏一直是一个文化强省,其艺术氛围与艺术土壤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家。而在中国民族音乐界,有两位大师级的人物刘天华、阿炳都是江苏人,这应该是江苏的骄傲。“大家可能都知道刘天华与阿炳两位前辈在二胡上的造诣,但是他们的贡献绝不仅仅在二胡上,中国民乐的许多方面他们都有涉猎,就琵琶来说,他们每个人也都创作了许多传世名篇。刘天华的琵琶曲包括《歌舞引》、《改进操》、《虚籁》等,阿炳的琵琶曲包括《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

  对两位前辈的敬仰,绝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传统民乐上的造诣,吴玉霞更敬佩的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刘天华、阿炳两位前辈都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自觉践行者,他们的作品可以让许多外国人很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其实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社会个体,都有维护与捍卫民族文化的责任。”在讲座的现场,吴玉霞也献上了刘天华的《虚籁》与阿炳的《大浪淘沙》。通过这样的方式向两位前辈致敬,同时也希望让更多的人能了解他们作品的内涵。

  敦促后生:弘扬传统文化,每人都应是传播者

  “这个讲座结束后,你们不一定要记住吴玉霞这个名字,但是我希望你们都能记住琵琶艺术。”吴玉霞这句话,让现场的师生感动不已。作为琵琶艺术的领军人物,虽然早已是全国乃至世界各大艺术舞台上的常客,但吴玉霞一直没脱离群众,一有时间就会走进校园和普通市民中间,去介绍、宣扬琵琶艺术与传统文化。

  让更多的人弘扬民族文化并传承民族精神,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吴玉霞努力的目标。“如果通过我的讲座与表演,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琵琶艺术,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我就不虚此行。如果大家能被这种艺术感动,并传播开来,那更是好事。”吴玉霞表示,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养分,不论是什么专业、什么行业,都能从中汲取到所需要的养分。“多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分,它能使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拥有强大后盾。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自己的成功,我们每个人都会是传统文化的受益者,也都会成为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播者。”在整场讲座中,吴玉霞多次以一位长者的身份敦促广大学生多吸收传统文化的养分。

  谈到自己为何能坚持这么多年传承并普及传统文化,吴玉霞则表示:“作为一名音乐家,到了我这个年纪,正是肩负承上启下责任的时候,我现在也有这个能力。与大家分享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国家经济腾飞的时候,文化决不能落后。”吴玉霞告诉记者,她的成功,也是受益于文化艺术普及,因此她更明白这种文化普及与传承的重要性,所以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坚持走进高校,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回报社会。

  分享经历:怀孕8个月,依然登台表演

  吴玉霞现场带来的琵琶演奏可谓绕梁三日,余音不绝。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普及上的努力也是感人至深的,而她在成功道路上的努力,则充满了励志情怀。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我的父母不是搞艺术的,我并非出身于什么艺术世家;我家里的经济情况也并不好,当年我买第一把琵琶的钱都是父母省吃俭用留下来的。可以说一个人的出生并不影响他的成功,只要大家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这个梦想坚持努力,就会有收获。”

  吴玉霞表示,最开始练习琵琶的时候,因为每天练习十来个小时,以至于她的指甲与肉都分离了,鲜血都会顺着琴弦流下来。但是即便这样,她都没有放弃,“当时没有创可贴,我就用胶带反过来,自制创可贴将指甲固定住,继续练习。”

  这种坚韧不拔的个性,在吴玉霞成名后依旧保持。“我已与琵琶较劲了40多年。即使最困难的时候,我都坚持练习。我怀孕8个月的时候还坐在乐队里演奏,以至于当时一位嘉宾跟我们团长说,"你们那个琵琶首席脸型不错,但身材怎么那么难看?"

  吴玉霞告诉现场的师生,人生总是先苦后甜的,没有磨炼就没有收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故事,不在于结果多么辉煌灿烂,而更应该看重过程中的自我修炼。当某个阶段我们能更深刻地思考自己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人生是多么的饱满。”

  现场花絮:

  学生激动“点评”爆笑全场

  或许是吴玉霞的琵琶曲太“醉人”了,以至于互动提问环节,完全变成了学生的“点评”。“吴老师,您的演奏真的是太好听了。我建议大家再次鼓掌,感谢吴老师带给我们这么美妙的视听享受。”一位男同学接过话筒后很激动地表示。“吴老师,您的指法真是太精妙,太娴熟了。而且您的感情完全就与音乐融为一体了。真是太棒了。”这样的言辞,让现场爆笑不已,连吴玉霞都笑言:“做了这么多天金钟奖的评委,今天终于也被点评了一次。”

  台上台下共诵《琵琶行》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讲座中,吴玉霞与现场的师生一起朗诵起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这也是现场的一次小高潮。默契诵读的场面让吴玉霞也感动不已,“我们东大学生素质就是高。”

  9首琵琶曲让全场完全醉倒

  吴玉霞不仅与学生们分享了众多的人生经历与感悟,现场还带来了众多琵琶名曲。从开场的《月儿高》、《大浪淘沙》、《虚籁》,到结尾的《龙船》、《十面埋伏》等,9首琵琶曲让现场师生听得如痴如醉。许多学生掏出自己的手机,全程进行摄像。“太好听了,我准备录下来回去做成视频好好欣赏。”现场一位同学激动地告诉记者。

  妙语连珠吴玉霞

  “琵琶在弹奏时,有左右手的分工,右手是主菜,而左手就是作料。”

  谈到琵琶弹奏的技巧时,给出生动有趣的比喻

  “多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分,它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强大后盾。”

  对传统文化给予以上评价

  “与众不同就是创新的萌芽。”

  鼓励年轻人多思考,多创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故事,不在于结果多么的辉煌灿烂,而更应该看重过程中的自我修炼。”

  激励学子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个讲座结束后,你们不一定要记住吴玉霞这个名字,但是我希望你们都能记住琵琶艺术。”

  谈及琵琶艺术的传承时言辞恳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