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广东是花的城市,确实如此,到处的绿植充满着无限生机。昨晚来到东莞,参加这里“文化周末”剧场举办的“邂逅琵琶——吴玉霞琵琶独奏音乐会”。
http://s3/bmiddle/62e654eeg92325fa54c92&690
东莞的“文化周末”,2007年10月,我曾与二胡演奏家李福华一起来参加第122期的“当二胡遇上了琵琶”的活动,当时留下的印象,感觉这是一档认真在做的文娱活动。而今天,当我再次进入“文化周末”时,我觉得263期了,已积累了不少经验,能感觉到这些年来东莞是以品牌理念在做“文化周末”的,因此,现场当主持人向我提出如何看待“文化周末”这样的活动时,我如是说。http://s16/bmiddle/62e654eegdb5f8834794f&690
http://s9/bmiddle/62e654eeg923274e2a248&690
采取现场讲解、名曲赏析,是我近年来做推广普及常用的方式,气氛和效果都很好,既满足了不同需求,也丰富和拓宽了琵琶的表现形式。我时常提醒自己: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件事,也就等于把握和引得了再次机会。
http://s3/bmiddle/62e654eeg92328afbd082&690
汕头的青年琵琶演奏家杨青也来这里一起回味琵琶,重温往日的情谊。http://s3/bmiddle/62e654eeg92328c2fac62&690
“文化周末”近些年来,培养了不少观众,这位热情的观众(下图中间),是“文化周末”的VIP常客,据他自我介绍,他已经看了这里一百多期演出。老先生很认真地与我们讲他欣赏音乐会的兴奋感和观后感,并提出了他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http://s3/bmiddle/62e654eeg923290b80b22&690
很感谢热心的观众,更感谢他执著地追寻。
文化传播需要更多的有心人,当职业音乐家遇到了热情的爱好者,所有的努力都将成为希望。。。。。。
细雨朦朦、情意绵绵,东莞的街景也很美,在剧场附近用餐回来的途中,留张影作个纪念吧。
http://s1/bmiddle/62e654eeg923276037ed0&690
小插曲:
下午走台,到了“文化周末”剧场,让我发呆的是,横幅上挂的是我最反感的词汇。http://s1/bmiddle/62e654eeg92329b420a50&690
美丽一珠是有自己行事原则的,现场提出更改,主办方及时采纳了意见。不过,临时改动,确实也给工作人员添麻烦了,再次表示感谢!
http://s3/bmiddle/62e654eeg9232899dba22&690
举此例我想说的是,现在的文娱活动,有些为了营销和市场的需要,有些为了所谓的“包装”和“介绍”,过多地强调夸张词语,特别是一些名不副实、画蛇添足的词汇“超多”,真有误导之嫌(广告用语尤其明显)。
我觉得艺术表达讲究的是“耐人回味”,做人行事也应该讲求实实在在,特别是在宣传上,更应该尊重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必要用太多的虚词。时下各种头衔、名目之繁多,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