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玉霞:民族艺术的土壤需要培育

(2010-03-14 13:14:12)
标签:

琵琶

名曲

赏析

传播

文化

艺术

生活

       风和日丽、万象更新!

     利用“两会”的空闲,3月12日《大珠小珠落玉盘》吴玉霞琵琶名曲赏析音乐会圆满地在天津音乐厅举行。    http://s9/bmiddle/62e654eet81bbe18d7908&690


     真是天助我吔,一切顺利!

http://s9/bmiddle/62e654eet81d37ac2aab8&690                                  演奏中

 

     音乐会分六大板块(琵琶小曲、琵琶大曲、琵琶锣鼓、琵琶音诗、琵琶文板、琵琶武套)12首乐曲http://s15/small/62e654eet81d35c7c272e&690        现场洋溢着热情,使人充满回味、浮想联翩。。。。

     在赶回北京的途中,兴奋、激动难以言表。虽然感觉上有些疲惫,但不住地思考着:

http://s12/bmiddle/62e654eet81bbeccb953b&690

                 民乐发烧友

 

     近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了,各方面都在良好地发展变化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也应随之得到更好的弘扬和传播。在这方面,民族艺术工作者有一定的优势,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使更多人走近民族艺术,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http://s7/bmiddle/62e654eet81bbf1bd4896&690                   签名留念

      举办“琵琶名曲赏析”普及音乐会,不仅演奏还讲解,对自己本身也是一种挑战。将演奏家的手、理论家的口两者融合,算是一种特色吧。

     多视角展现琵琶艺术魅力,激起观众对琵琶的兴趣,旨在与音乐爱好者进行深度交流,在畅谈艺术审美和个人成长之路的同时,宣扬一种文化精神及其品格,将爱好者关注和难以解答的话题,以最简洁、生动的语言加以诠释,并以鲜活的舞台呈现帮助他们进入我的“音乐世界”,是此举的主要思路……

 

http://s14/bmiddle/62e654eet81bbf6c52ebd&690

               音响很好,不用麦克,此话筒是录像用

 

     “十几年来,《琵琶名曲赏析》音乐会让更多人对琵琶音乐、对民族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调动兴趣、激发爱好的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并喜欢上了吴玉霞和她的琵琶艺术”。这是我来自内心的感慨。

     致力于民族艺术的普及和教育,需要耐得住寂寞,更需要有耐心和信心!文化的自觉,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http://s4/bmiddle/62e654eet81bc039bc6b3&690                             接受媒体采访

     本人是民族艺术普及的受益者。这些年来,始终认为当自己有了一技之长能够为社会多做实事的时候,应力争保持这样的情怀并将其发扬光大,以真诚和朴实之心态,踏踏实实地做实事并乐在其中。

 

http://s16/bmiddle/62e654eet81bbfa3ff15f&690

                亲友团

 

     大众的参与热情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文化建设重要的人力保障,培养观众就是为民族艺术培育土壤。经常性地思索:如果社会加大投入力度,倡导职业艺术家们能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多做艺术普及工作,相信这块土壤会越来越肥沃。

     坚持将《琵琶名曲赏析》打造成一个音乐普及教育的品牌是我多年的愿望,经过十几年的磨练,已积累一些经验。无论是在音乐厅还是在校园,良好的反响让我充满了期待,也很有自信。相信通过努力,让更多的人们走近艺术喜欢民乐不是难事,关键在于思维方式和落实于行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春天印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