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九十八回:有利无利

(2011-08-20 08:24:47)
标签:

刘备

蜀汉

《三国演义》

《水浒传》

逼上梁山

杂谈

分类: 三味茶座

                        小杨作业二十一·有利无利

    足球比赛有个规则,叫“有利无利”,是说在乙方故意犯规的情况下,只要当时形势对甲方有利,裁判就可以不吹停,这说明矛盾争端的倾向性执法也有平衡手段。但利益是有公私之分的,我们今天就说说这个事,欢迎参与。

 一般讲,小说演义多以集团利益为出发点,基本围绕“忠义”二字做文章,其实就是一个圈子的好处而已,比如《三国》初期的桃园结义后,刘备兄弟抱成一团打拼,体现了高度的整体利益,个人的荣辱都成了次要因素,甚至忽略不计,特别在三人被曹操打散后,刘备匆忙间投靠了袁绍;张飞独自占山为王;关羽携刘备家眷落入曹营。真可谓天各一方。联盟实际已不存在,倘若此时大家都忙着算自己的帐,处处寻求个人实惠的话,刘备完全可以安居袁绍的地盘,弄个高级参议当当应该没问题;张飞本来就桀骜不训,那年月做草寇也不算什么丢人现眼的事,起码可以图个老大自在;至于关羽就更简单了,自己反正有点本事,曹操又如此器重,几乎要啥给啥,名誉地位加女人都可以满足,根本不用费心劳神,而且曹军这边属于当时相对正统的一方,在此做个大将军何乐不为?

 因此,只要刘关张三人稍微有些私心杂念,这个靠跪拜发誓的口头同盟就基本散伙了,以后就算沙场相见,最多各为其主罢了,实际上,正因三兄弟这些曲折经历和重逢后的艰苦努力,才体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集团利益维护,所以罗贯中倾向蜀汉是有一定道理的,《三国演义》不光是政治军事的抗衡周旋,很大程度展示了人心凝聚的情谊价值,这方面在曹操和孙权那里花的笔墨并不多;事实上,演义小说至所以有精彩的可读性,就是人物的主观意识都被作者意志给整合了,一应角色只服从大局走势,几乎很少有个人的小算盘。

 经典著作如此,普通武侠小说也差不多,基本以说事为主,或者表达一种意向,比如正义和邪恶的较量,其目的,往往会搞些争夺秘籍之类的内容,很少把经济利益的追求作为重点描述,也不知那些整天行侠仗义的朋友靠什么生活?其实放在现实中很难做到,所以议论古代人物似乎比较简单,起码这些英雄豪杰不用老是在经济上动脑筋转圈子,吃饭穿衣不用愁,口袋里随便弄点散碎银两肯定没问题,无非用来仗义疏财,除了满足伏笔需要,才搞点过渡性质的小插曲,比如《水浒传》里安排杨志卖了回刀,表面体现一下英雄的贫困潦倒和无奈,实际也是为后来逼上梁山所做的铺垫罢了。

 我们常说书籍是精神食粮,应该是不错的,它所反映的利益追求不同于一般的物质攫取,加工提炼的结果,基本建立在作者的理想状态下,最多过程曲折一点而已,有人说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实际很形象,武林高手居然可以许多天不吃不喝还功力不减,如此一来,柴米油盐当然就忽略不计了;而寻常百姓过日子恰恰最在乎这些;武侠作品看起来“趋大义而略小利”,其实是摆脱了许多现实中的“繁文缛节”,甚至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天马行空,估计这也是理想和现实的一种距离了。

 其实“有利无利”不光表现在物质方面,一些关系利益同样存在轻重取舍,我们平时读书和看问题如果带着这样的眼光去认识,就可以发现许多事物的源头起因,写东西也会抓住要害,事实上,这就是创意和手笔的根本立点所在。

 读书体会一篇,欢迎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