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设计

(2018-09-19 21:47:09)
标签:

收藏

文化

教学

情感

观点

分类: 1--教学设计--现代文

http://s6/mw690/001OhQTezy7nXCHBKG9f5&690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领会“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实质。(重点)

2、通过多读把握设喻方法,和多种修辞的运用。(难点)

3、关注自身的心灵健康,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重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内容:

1、作家作品:

毕淑敏:当代女作家。祖籍山东,当兵出身。作品有《女人之约》《昆仑殇》《红处方》,著有《毕淑敏文集》四卷。

2、积累词语:

广袤:mào开阔,广阔。广,从东到西的长度;袤,从南到北的长度。

宽宥:yòu宽恕,原谅。       游弋:yì在水中游动。

轻觑:qù轻视,小看。        濡养:rú滋养。

云霓:ní云与虹,云彩。      麾下:huī将旗之下,这里指手下,手中。

剥除:bō削去              积攒:zǎn一点一点的积累钱和财物。

天赐:上天赐予。          几案:jī长桌子,也泛指桌子。

坍塌:tān倒塌,崩塌。      窗棂:líng窗格子。

矗立:chù高耸地立着。       栖息:寄居,

悲戚:悲伤。              驰骋:chí chěng纵马疾驰;奔驰。

憎恶:zēng wù憎恨,厌恶。  蔑视:miè 轻蔑鄙视

惊骇:hài恐慌恐惧        显赫:hè权势、名声等盛大显著的

嘟囔:dū nang不断地、含混地自言自语。多表示不满。嘟哝,嘟念,嘟呐,嘟噜

挟持:xié倚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弱点,强迫其服从。

腐蚀:shí由化学或由化学作用使物体消耗或破坏(例如铁在大气中的生锈) 

使人在坏的思想、坏行为等因素影响下堕落

铺陈:摆设布置详细地叙述   雄浑:雄健浑厚,雄壮浑厚。

污浊:wūzhuó不干净的东西混浊的肮脏的

形销骨立:xiāo形容身体极消瘦。     襟怀:胸怀,胸襟。

鸠占鹊巢:jiū比喻强占他人的居处。

间不容发:jiān fà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间,空隙。

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彰,显著。

自惭形秽huì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

金戈铁马:gē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林林总总: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众多。

花容磨损:像花一样的容貌受到消磨损伤。

困厄欺诈:è处境艰难窘迫,遭人欺骗敲诈

抽丝剥茧:bāojiǎn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

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无师自通: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比喻多而易得。

针芒在身: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比喻心中惶恐,坐立不安。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3、课文层次内容:

第一部分(1-6)作者用名言古语引出空间概念,再借肢体活动空间引出心灵活动空间,最后提出“精神的三间小屋”,扣住问题。

一层(1-3)全文引子,用名言古语引感慨思考,借以抛出精神也需要空间。

1段:写作者对一句名言的感慨和思考。

2段:写作者对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的感慨和思考。

3段:写作者总结名言和古语,提出自己的观点,引起下文。

二层(4-6)由对身体活动的空间的思考引出对人心灵活动的空间的思考。

4段:用生活实例反映身体活动需要空间。

5段:用询问的口气,比对身体活动空间和心灵活动空间,继续引出下文。

6段:提出精神的三间小屋,照应问题。

第二部分(7-17)论述修建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爱和恨、事业、自我。

一层(7-8)描写“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的第一间精神小屋。

7段:点明并描述第一间精神小屋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8段:告诉人们精神小屋内要多装爱,体现作者宽广胸襟和高尚品格。

二层(9-13)描写“盛放我们的事业”的第二间精神小屋。

9段:点明第二间精神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10段:运用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

11段:写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影响。

12段:告诉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需要自己寻找。

13段:告诉人们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三层(14-17)描写“安放我们自身”的第三间精神小屋。

14段:点明第三间精神小屋安放我们的自身。

15段:反问过渡引下文。

16段:告诫我们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17段:运用排比反面论述失去思考将面临的后果。

第三部分(18-19)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8段:写修建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原因:建立精神的栖息地,使人生健康、美丽、庄严、伟大、真诚、完满、永恒。

19段:提出把精神小屋修建成“精神大厦”。

主题归纳:这是一篇融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升华人格魅力。

写作特点:用词丰富,亲切感人,语言朴实,含义深刻,新颖独特,富有哲理。

找出文中的相关的排比句、比喻句,加深理解。

备课时间:2018-09-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