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田由甲申的博客
田由甲申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51
  • 关注人气:1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2018-07-27 09:34:20)
标签:

古诗

名句

默写

欣赏

中考

分类: 3--教学设计--诗词曲

http://s11/mw690/001OhQTezy7mm2EmMsiaa&690

原文//译文:

巴山楚水凄凉地,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

二十三年弃置身。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怀旧空吟闻笛赋,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

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

到乡翻似烂柯人。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

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沉舟侧畔千帆过,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

今日听君歌一曲,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就凭借这杯水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译文(另):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突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注释:

  (1)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4)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5)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6)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8)怀旧:怀念故友。

  (7)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9)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10)长(zh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作者:

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在文学史上有“诗豪”之称,和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曾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擅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背景:

诗人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白居易相会,在酒宴上自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解题: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之意。“乐天”,白居易的字。“扬州”,相逢的地点。“见”有“感谢”之意。“赠”指白居易的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这首诗是对白居易在宴席上写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的酬答。文题的意思就是在扬州与白居易初次相逢的酒席上酬谢他的赠诗。

赏析:

巴山楚水凄凉地,被贬之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时间之长

怀旧空吟闻笛赋,引用典故,借人说己,借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说自己与乐天

到乡翻似烂柯人。引用典故,借人说己,作者以王质自比

沉舟侧畔千帆过,比喻,对偶,弦外音,名句,

病树前头万木春。感悟人生,表白态度。

今日听君歌一曲,见白居易赠《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暂凭杯酒长精神。豁达胸襟,乐观精神。

1、理解诗人情感

凄凉:诗人参与改革,本是为国为民,谁料却被贬到这荒凉的地方,心中自然感到抑郁悲凉。凄凉的不是“巴山楚水”这个地方,而是诗人的内心。

弃置:诗人这一被贬就是整整的二十三年,人生又有几个这样的二十三年啊?最可能有所作为的一段大好时光就这样虚度了,诗人感觉自己就像被朝廷抛弃了一样,内心中的酸楚与痛苦简直无法言传。

空:诗人“怀旧”应该是怀念当初一同参与改革的旧友,可自己身处“巴山楚水”,又怎能与旧友相见,再三吟诵《思旧赋》又有何用?更何况这些旧友多受到迫害,很多已不在人世。一个“空”,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

翻:回到家乡,本应该倍感亲切,家乡的人与物都是自己一生的眷恋啊。可二十三年的别离,家乡变化太大了,已经无人相识。“翻”在这应该是“却”的意思,写出了自己回到家乡恍如隔世的感觉,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这其中同样满含着的是酸楚与痛苦啊。

所以,诗人心中的感情突出“凄凉”“弃置”“空”“翻”。

2、体会“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感受诗人豁达乐观的胸怀。

诗句中“沉舟”“病树”比喻什么?“千帆”“万木”又比喻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诗的?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3、主题:

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感慨世事沧桑,抒发了被贬的悲愤,又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表现出刘禹锡对未来充满信心,奋发昂扬地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热情,体现了刘禹锡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这就是刘禹锡。

板书:

板书一:

首联:抒情——凄凉、弃置——辛酸愤懑

颔联:用典——向秀作赋、王质烂柯——悲痛感叹

颈联:比喻——沉舟、病树——开朗豁达

尾联:点题——歌一曲、长精神——坚忍不拔

板书二:

    首联:坎坷境遇-------渲染------辛酸愤懑     悲愤心情

  颔联:归来感慨-------用典------悲痛怀念     思念故友

  颈联:预示前景-------比喻------豁达开朗     坚定乐观

  尾联:感激共勉-------点题------坚定乐观     豁达进取

检测题:

1.抒写作者长期谪居生活艰辛的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 表达诗人对世事沧桑和亲朋凋零的伤感的诗句:

怀旧空吟闻窗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诗中表现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的哲理的是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附: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备课时间:2018726日星期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