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歌行》教学设计

(2018-07-26 21:26:05)
标签:

古诗

名句

默写

欣赏

中考

分类: 3--教学设计--诗词曲

http://s13/mw690/001OhQTezy7mm2s8aio5c&690

原文/译文: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早晨,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注释: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

:读“cu”。古时候人们读的没有“shua”这个音。

徒:白白的     百川:河流。

解题:

  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 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

  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

简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板书设计:

               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珍惜时间

备课时间:2018726日星期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