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兰诗》千古传误之考
(2009-11-13 10:58:02)
标签:
经典传承 |
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的《木兰诗》,千百年来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诗中木兰那极具传奇的事迹同她那善良机智、豪侠尚武、坚强勇敢的英雄形象,早已扎根于华夏儿女心中。然笔者家藏之米芾书拓《木兰诗》与上述郭茂倩收于《乐府诗集》之《木兰诗》,两诗相比,却略有不同,今春心闲,翻来米芾法书《木兰诗》,以飨同好,如图:
米芾书《木兰诗》为早年旧拓,“木兰诗”三字下有“刘基”“沆容居士”拓印,诗尾书款“绍圣元年”(1094)岁次甲戊“ 九月二十六日芾”钤“米芾之印”、“元章氏”两方印拓。其上方钤有“内府书印”、“绍”“兴”三枚玺拓。书后为岳飞题跋:
“米南宫书纵横排宕,天真焕发,而此卷于妩媚中兼含严肃,非临池功深者不能究也。绍兴六年(1134)岁次丙辰中秋前三日岳飞题”
后有“岳飞”“私印”两枚印拓。米书《木兰诗》全文如下: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水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铁骑声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推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始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娘!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郭茂倩收于《乐府诗集》之《木兰诗》为: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两诗对比,其不同处为:
米芾书
1、
2、
3、
山铁骑声啾啾。
4、
5、
6、
7、
女娘。
8、
雄雌。
《木兰诗》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一篇重要的传世名作,它代表着一个时期的文学成就。故出自米芾与郭茂倩所书和所编诗句的差异则应引起传承的注意。
笔者对两个版本进行了认真考证,认为郭编木兰诗中存在诸多舛误之处,相比之下米书木兰诗则更接近原创。但是由于多少年来刊之于各种书籍尤其是中小学教科书上的木兰诗多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版本,而米芾书的版本一直鲜为人知。这种约定俗成的传误不仅使名作瑕疵存见,重要的是以讹传讹也造成了文学史的失实。因此,对米书和郭编之《木兰诗》进行研究探讨和鉴别,正本清源,还名作以真实面目,纠正文学史上尚存的传误是十分必要的。
这里,先对与此相关的历史人物及其成就进行比较分析。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校书郎、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经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初师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用笔高迈豪放,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自谓“刷字”,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两韵诗草书御屏,次韵乃押中字,行笔自上至下,其直如线。徽宗赏曰:“名下无虚士”。著《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书。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阳人,建炎三年(1129年)金兀朮渡江南进,他移军广德,宜兴坚持抵抗,在江南军的共同反击下,次年(1130年)金军被迫北撤,他攻击金军后队,一举收复南京,绍兴四年(1134年)。他率军大破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任清远军节度使,后驻武昌,联络太行义军,屡建北进,九年他上表反对高宗秦桧与金议和,次年金兀朮进兵河南,他出兵反击,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败金军。其虽为武将,但诗词散文均有很高的文学成就。
郭茂倩:字德粲,郓州须城人,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其人虽可见于《宗史》《宋诗纪事补遗》《苏魏公集》等,但所载生卒无考,且生平行状简略。
《木兰诗》为当时流传之民歌,书者和编者应均依据当时所见所闻之流传而作,故真讹并存,差异互见,乃为可能。考证发现,米芾、郭茂倩为北宋同时代人,在文学史上均颇具影响。因此,对相传的郭编《木兰诗》的确认或固守,则不可以先入为主和约定俗成而偏执。
米芾法书《木兰诗》为“绍圣元年岁次甲戊九月二十六日”所作,年代清晰可考;岳飞跋文之历史与时代先后相符,字迹凿凿,真实可信。同时米书之《木兰诗》钤有“内府书印”及“绍”、“兴”玉玺,则说明南宋皇帝内府收藏过,故其历史价值也赋予其文学价值和传承的真实性。而郭茂倩之《乐府诗集》收录年代及成书时间已无法确考,两《木兰诗》孰先孰后,因时隔千载,且郭编《乐府诗集》之《木兰诗》史料不足,已无据考。
尤其笔者在考证中发现,米芾法书《木兰诗》较之郭茂倩收于《乐府诗集》之《木兰诗》,语言表达更显生动、贴切,文字(词)应用更显准确,地理位置更显清晰,故笔者认为,米芾法书《木兰诗》应为北宋时期《木兰诗》流传之正本!
关于两诗的历史、人文及其地理之考,这里不再赘述,笔者将另文探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