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最近一到这个时间,古时称子时,就有一种才思泉涌的感觉,这么说自己,有点自恋,但是还记得有句话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所以这个点写的文章,都是天成的,或好或坏,与我无关。
最近看到微博的一个话题,#人艰不拆被禁用#,说是 广电要封杀“不明觉厉”、“喜大普奔”这些近年来网友新编的学者们所谓的不成文的词汇,想到这里不禁想到,当年盛行文言文的科举时代,如果你写一篇白话文,那就是没学识,狗屁不通,不用个知乎者也就别说你会写文章。后来到清末民国,鲁迅开始“呐喊”,慢慢的半文言半白话,然后一批批当时的先进思想开始前仆后继,甚至打压贬低文言文,封之为封建的代表,慢慢的摒弃了文言文变成了现在的白话文。
我不说谁对谁错,也没有谁是谁非,白话文代替不了文言文的优美和工整,但文言文也比了白话文的简单明了。在我看来二者相辅相成,没有必要谁代替谁,谁要被放弃,试问现在谁还能用文言文写一部小说,即使还有些钻研国学的学者能做到,那书的销量会如何,会有多少人能看懂呢。
我们为了推陈出新,为了我们政治和国家的统一,我们放弃了我们自己的文化。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书,不要叫汉语书,要叫“普通话书”或者“中国话书”,汉语书是我们曾经的文言文著作,那才是我们汉族人的语言,我们现在说的用的都是普通话,是为了政治和国家统一的需要而演变的产物,这并没有错,国家不能没有一个统一的语言,我们不去讨论政治。当我们一直在提倡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的时候,可曾想过其实我们汉族的文化也需要保护和维持,汉族人不写汉语不穿汉服。我们有时会羡慕少数民族的服装、语言和文化,但其实汉族的汉服也很美,汉族的文章很优美,汉族的文化很精深。
好多外国人来中国学中文会说,我们来学汉语,我想说,no no
no,你们学的是普通话,汉语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文言文,你们学不会,因为我们自己都不会了。
记得上高中时,语文考试最后一道题必然是作文题,最后一句话必然是“请写800字以上文章,诗歌除外。”我到毕业都没弄明白“诗歌除外”的含义是什么?答案1:如果写诗歌,可以不用写800字以上;答案2:必须写800字以上的文章,不能写诗歌。如果答案是1的话,我写一首七言律诗,且先不说我写的好不好,老师肯定会看也不看的让我回去重写,因为首先他以为你偷懒,其次你要真写的像那么回事,他倒不会评分了。如果答案是2的话,那我真要问了,这中国文化古来作文,就是作诗作文章,诗歌也有长有短,有叙事有议论,有抒情有批评,为什么中国人的语文作文考试不能写诗歌呢。
其实纠结这些在中国都是白搭的事了,而且文言文和白话文碰撞的时刻我们也没有赶上,既然当初没赶上,现在评论也无济于事了。那我就要来八一八这个“不明觉厉”和“喜大普奔”的问题了。
现在是网络信息爆炸的社会,每天甚至每时每分都有新的花样出现。
比如N久之前就出现的火星文:“涐扪嘟媞呅囮の創慥者”,这是我在网上用转换软件打的,基本意思就是在原来的文字上加一些有的没的偏旁部首,聪明人一看就知道啥意思(要是不明白这句火星文的意思请重复看括号前的那句话),创造它的人不敢说有没有文化素养,但起码是有创意的,而且被好多人接受了。
再比如“不明觉厉”和“喜大普奔”这种把一句话里面四个重要的字拿出来,当成新式成语,虽说没有我们古代的成语,“甘拜下风”、“兴高采烈”这样给人感觉很牛掰,但是没办法,谁让咱晚出生千百年的,前面的人说这个叫苹果,你后来了管它叫梨,那你就是傻子。这是社会发展的定律没办法改变,除非你是一个更牛掰的人物,比如”‘泡菜’改名了,明天你再吃辣白菜,你就得到超市说我要买’辛奇’“但是这活着的人你一时半会的改不过来了,要是够毅力就坚持腐蚀下一代还有可能成功,不然再新奇也还是泡菜。有点扯远了,其实我们没必要跟他们“学者”纠结什么“成语”“新式成语”,我们把这些词叫个新名字,人家有成语有谚语,咱叫”简语“”略语“”省语“”省略语“,总之跟之前的文化不相冲可以吧,以后也可以出个《略语大全》、《简语1000句》、《你不知道的“省语”》,这是一种新兴文化的发展,没必要打压,真的没必要,这些词虽然刚出的时候觉得新鲜,好玩,但时间长了,说的人多了,我都已经觉得这些词像成语谚语一样不用解释大家都懂,而且有时候很实用,比如我们在听一些深奥讲座的时候,我们都想说“不明觉厉”啊,但是直接说“我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觉得很厉害”,这多尴尬啊。有时候这些词也能帮助我们化解一些尴尬的气氛,例如“不明觉厉”,“人艰不拆”。
再说一个00后的玩意,作为一个资深90后也接触很少,只能说00后的世界我不懂。“前方高能,非战斗人员请迅速撤离“”《棉花糖》属于开口跪系列,空降党等着哭吧“年代秀tfboys那期摘的,乍一看真不懂,但他一讲还真的挺有逻辑的,如果他不讲你可能以为你懂了,但其实你理解的根本不是原本的意思。这种文化看似小孩过家家的小玩意,但其实往深了说都跟摩斯密码似的。鉴于我实在文字解释不了,附上这段的视频网址,免费做宣传了。http://www.baidu.com/link?url=FHLbzIqIl10FteVLyj97Q7trPLWsnrZ4uFhKq_IqCbRo2su7BGBND62XkbiDdnuxr1TKOvlXFLeKUQELsGsiOq
说了那么多,有的没的,其实呢,我的意思就是文化这个东西,就不应该有禁令,也许这些新兴的产物老一辈没办法接受,我们可以理解,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是打压和禁令我表示很不理解。就像我写东西,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想到哪写到哪,作家写的叫散文,我写的叫垃圾。我文章里面加几句吙煋呅、English
单ci,网络语言,你就看不懂了不高兴了,跳出来说什么90后、00后怎样怎样,你有你的文化,我有我的发展,互不干涉也好,相互交错也好,让他自由自在的发展、发生和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