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30分钟级别的上涨段操作法-自己的理解

(2014-09-04 13:55:03)
标签:

杂谈

30分钟级别的上涨段操作法(2014-08-10 22:53:42)

标签:背驰 级别 日线 上涨 分钟 操作法 新高

分类:默认分类

http://blog.eastmoney.com/images/repeat.jpg

标签:

股票
缠论
30分级别
上涨段
交易

分类: 缠中说禅杂文

对于散户,尤其是我们小小散户,缠师已经指出了操作方法。那就是只做30分钟级别的上涨段,这个缠师在一篇文章里回复里说过的,利用30分钟级别下的一段结束点,利用小级别也就是五分钟级别的线段背驰点介入,后面肯定有个30分钟级别上的一段,这个上的一段,即使不新高,也会有5%的利润,如有新高那么就有20%以上的利润,这个是被缠论所100%保证的。(这个缠师是有个资金分类的,500万以下的就是这个级别,500万以上的就是另外一个级别了,那个以后再说。)

但是这里缠师只说了个大概意思,没有详细说明的。这里的方法,我用了三月的时间弄通的,又用了近一个月的初步试验,确实如缠师所说,真实不虚的。下面是我的总结,有缘人得之。请朋友们自己看懂,自己试验完,试验好再说,刚开始不要乱传,不明白容易误导的,这里俺先谢谢大家了。

这个方法是直接操作活跃的股票,换手高的,第一次创新高后回调的,纳入自选观察,等待它的30分钟级别回调下的一段结束,也就是再30分钟级别走出有新高向下的含三笔的下的一段。这个下的一段要求:一是,下的段中三笔下+上+下清晰明了,也即是缠师说的干脆利落,图形清楚美丽。二是,在日线级别是新高后的顶分型,做的就是这个顶分型转化为中继的顶分型,因为中继的的顶分型被缠论100%的保证后市还有新高的概率极大,即使没有新高,也在五分钟级别里有个“山”字形顶分型二卖走人的。这个二卖点,经过我多次观察试验,也有至少三点以上的利润的。三是,在五分钟级别里,至少有个线段的底背驰的,这个底背驰就是切入点。四是,这个方法要保证自己有良好的心态,也就是在30分钟级别的最后一笔的下,克服恐惧的心理,敢于介入在随后上的一段中,最后一笔的上的背驰,克服贪婪,敢于卖出。只要保持这个心态,每次操作后的三点利,就可以定位您的卖出点,这个是被缠论100%的理论保证的。

这个方法的操作系统是:一是日线级别第一次新高后走出顶分型雏形(我注:日线阶段新高即可,不必是历史新高,新高是无背驰的新高,也即是日线上毫无理由的回调。二是在30分钟级别形成高点后的下的一段,这个下的段产生了线段的内部背驰(也可以是一个平缓的下来,甚至有憋红脸现象)。三是在五分钟级别里走的是一个下的一段的结束点,这个结束点必须是股价新低而MACD黄白线不新低的背驰点(就是5分的1买),因为背驰后,后面最少有一个上的一段(因为即使这里日线要形成中枢,这个30分线段下跌只是日线下跌的第一个下,后边必然有第二个上,当然如果上了之后很高,这里肯那个就没有第三个下了也就不会在这形成中枢了)我们所需操作的就是这个上的一段,在上段的结束点顶背驰走人

注:这种方法是我刚看到的,和我最近几天的想法一样,只所以这种情况能盈利并且有时候很大,因为:

1,走势必完美:日线无背驰的毫无理由的回调后后必然有新高,买的就是这个“后有新高’,所以安全。

2,按次级别的及次次级别的1买进入,符合买入原则 ,甚至有的就是日线三买,也安全。

3,因为日线是阶段新高,有时候就是本阶段上涨的末期快速上扬前的调整,往往后面有快速的高潮拉升。

4,”30分的买点到卖点之间的幅度,比日线启动初期大多了“--说的就是这个高位调整后的爆发。

5,’只要有好的技术”“就可以刀口舔血”’散户就应该跟强势股“”一直强调强势股的回调接入机会’等等,都是说的这种情况。

6,我还认为:配套好日线和30分的均线更好,比如日线双线回抽到0轴支撑,30分到半年线,再加上缩量的成交量,甚至30分或5分的憋红脸,想不赚都难!

7,最关键的:买入后30分拉升段背驰就出,也即是5分的背驰卖点, 万万不可“以一个超短线的买点期待超长线的卖点”“那都是有毛病的行为”,5个点不嫌少,20个点不怕多,一切看动能来!

 

 

选股用涨幅榜比较省事:每天在涨幅榜上选有阶段新高的留着等回调,见机行事

也可以用30分碰年线公式来快速选!

任何系统都是会有遗漏的,一定要注意,任何系统都有不能包含的情况,只选能包含和能把握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