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匆匆这年。
姥姥、姥爷的到来,给悠悠增添了很多快乐,有欢笑的日子似乎让本来就不宽裕的空间显得更为局促,于是一天天过得很快。我几乎忘了女儿节,直到前一天才开始忙活。朋友从国内带来夏布茶席,我在上面做了贴布,设计成扇子的形状,又用小布头做了锦袋等装饰,布置到夜里一点。
女儿节的日语是“雏祭”。因为恰逢桃花盛开的时节,又叫“桃花节”。女儿节在日本历史悠久,据载,在八世纪的平安时代,京都(当时日本的中心)的上流宫廷贵族女子间已经盛行在人偶身上换穿衣服的游戏,后来又出现了向河水中投放人偶,寓意将灾难、疾病都带走、以求吉祥的习俗。到了江户时期,幕府正式将每年的三月三日定为女儿节,每到这一天,日本民间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祈愿女孩子们健康成长,有女儿的家庭则通过摆放人偶来庆祝。
摆放人偶是女儿节的最大特征,身穿锦衣的宫装人偶以精美华丽和做工细腻著称。人偶的摆放非常讲究,在特制的雏坛上,一般为三层、五层和七层等奇数排列。一个标准的人偶雏坛的顶层是天子与太后,以下各层可根据需要配以三女官、负责奏乐的五雏童、侍从以及听差等。同时,还要辅以桃花、灯笼、梳妆台、日用品等装饰,一些地方的习惯中还会放上白酒和菱饼等食品。女儿节摆放的人偶很多是长辈赠送,在过去,它甚至成为女性出嫁时重要的嫁妆。外公外婆通常会事先准备好红包,让年轻夫妇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选购人偶。女儿节的人偶一般在三月三日之前数日开始摆放,结束后则要及时收藏起来留待来年再用。据说,一旦人偶摆放时间过长,将会影响女儿的婚嫁。
这天,如果家中有未满周岁的女儿,母亲就得准备「散寿司饭」(寿司饭上添加许多鱼介、蛋丝等)与蛤蜊汤,招待来庆贺节日的亲朋好友们。「散寿司饭」因为看上去鲜艳华丽,是很适合女儿节的主菜;蛤蜊汤是因为蛤蜊的贝壳,只能是唯一的一对,象征女孩子的贞操。
这是上周去旅游时,在温泉旅馆摆设的雏坛,从这些图片中可以看到制作的精美
人形及摆设物件全都维妙维肖







这个小桶里,是悠悠“钓”上来的“宝石”。这是在大型超市中的一种游戏,投入硬币后,操控机器手,掉下来的就是战利品。里面的奖品有很多,从大件的书包、到小手表小饰物,以及这些“宝石”。有段时间悠悠似乎对钓宝石有着很高热情,每次跟爸爸去都有很多收获,直到被我勒令禁止,因为我发现这就是一种变相赌博,
为了给悠悠钓到想要的宝贝,爸爸就一次又一次地投币,也不知道到底是悠悠需求还是爸爸想玩儿。为了废物利用,今年用这些宝石点缀在茶席布上,倒也添加了几分亮丽。


全是布头做的装饰

这个很山寨的女儿节布置,也给悠悠很大惊喜

悠悠在幼稚园做的女儿节手工
吃完早饭,拍了几张就赶班车去了
除了摆设,吃食也成为女儿节一项重要的内容。甜蜜的糖果、蛋糕,象征着女孩未来幸福的生活







下午放学,又拍了一些照片。悠悠现在喜欢马麻的衣服,非要穿。袖子挽起好几层
一红一绿,哪个更好看?
让人联想起待嫁的新娘








揭秘这个吊饰的来源——家里一个要扔的竹笼屉的外圈,被我整成花样美好。夏布是江西新余市的特产,用来做背景布,很有味道。直到今年不买雏坛,一来是家里真的没地方存放,二来是想传递给悠悠一种信息:很多美好都是可以自己去设计的。晚上洗完澡,给悠悠拍了一张背影,头发已经很长了,在这些照片中,我看到她有妩媚有娇俏,她一天一天的成长……我欣赏着,欣喜着,孤独着

和去年(左)相比,成熟了很多
2013年女儿节
2012年女儿节
2011年女儿节
我的女儿,我的小棉袄
只有她,现在毫不吝惜赞美之辞,或者搂着我的水桶腰或者抚摸着我满是油烟味儿的头发
毫不虚伪充满热情地对我说:妈妈你真漂亮妈妈你不胖!
足矣!
任时光匆匆流过,我更在乎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