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楼房为什么抗震——111@365
标签:
365四川雅安地震日本抗震 |
分类: 生在日本 |

这两天,一直在关注着四川雅安地震的情况
看到电视里播报的专题,画面很让人触目惊心。虽然和311东日本大地震相比
震级还差2级,但是仅从房屋坍塌损毁的情况看,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
四川是块宝地,但是在我们国家也算地震多发区
其实包括首都北京在内,很多处在地震带的地方,却很少听人宣扬
我们这里的房屋能抗几级地震。包括房地产商,在宣传楼盘时也不以明确抗震指标为一个必要条件
不知道是相关方面不敢承诺,还是因为消费者没有这个自我保护的意识
日本是多地震国家,但历次大地震后,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直接由于房屋质量问题引起的并不是很多
而是次生灾害引发的,比如火灾、海啸等
经历了311强震,很想说说对日本楼房抗震的一点理解
我不是专家,所以很多建筑方面的专业术语不懂,只是谈自己的亲身体验
首先是建筑材料的选择
日本的房屋多是木结构和钢结构的,这两种建材都是属于韧性比较好的
楼板、墙板也是轻型材料,据说就是塌下也砸不死人
而我们国家的房屋大多是钢筋混凝土、砖瓦这种脆性结构的,相比来讲就容易发生塌毁
311时,每天发生的地震、余震不计其数,躺在床上睡觉,感觉着楼房的摇晃
同时听着钢架之间发出“噶吱噶吱”的抻拉声,其实内心是很恐怖的
其次是建材质量
日本的房屋建造时,有制震、抗震、免震三个指标,制震是最低级别,是最普通民居的标准
盖楼时采用的钢架材料,是什么样的呢?据说是和飞机制造同质量等级的材料
有一次带悠悠外出,途中正好路过一个在建的小楼
就拍了下来,下面是它的钢架结构的图片
从这条路的宽度看,这只是一条极其普通的街巷,两边都是民居或小店铺
从这张图可以清楚看到,日本人住房的拥挤,户与户之间,楼与楼之间,几乎是紧邻的
在建小楼旁边的楼是两层,所以这座至多是三层
这么一座小楼使用的钢架是如此强壮、密度也很高
有这么结实的钢架支撑,楼房当然是不会倒,即使是强震来临,玻璃、墙皮粉碎、脱落,房体是安全的
而只要房屋主结构不垮,就有时间逃跑,咱们的老命、小命就能保。而且震后可以对房屋进行局部修复
房屋质量直接关乎到人们的生命财产,这里还牵扯到一部分人的良心
在日本买房,售楼人员会将公司在抗震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说明得一清二楚
售楼处张贴着盖楼的经过,包括地基的深度、材料、来源等全都是很清晰的图片
当你问到房子的抗震级别,会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这可能是和中国最大的一个区别
还有一个体会,是在给悠悠找幼稚园的过程中
每一家幼稚园的负责人都会将该园建筑的抗震级别明确地告诉家长
这也是作为给孩子挑选幼稚园的一个考虑方面
另外,还有不断提升房屋建筑的抗震技术性能
现在,日本最高级别的建筑是“免震”,它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免震技术
就是将高层建筑的地基进行一些处理,给整个楼安装一个可以和地震隔绝开的“底座”
相当于一个水平的巨型滑轮。当地震发生时整个高层是在这个水平滑轮上平稳滑动
悠悠爸爸的一个师姐,在横滨买了一处公寓,我们去的时候,拍了一些照片
整栋楼三十多层,师姐家在二十多层(具体数字忘了)
拍照的时候,往下一看,立刻头晕目眩,太高了
311后,大家互相致电问候,师姐告知家里柜子上的小瓶子都没倒一个
问她当时地震什么感觉,她说,地震的时候真没什么太大动静,因为楼房质量好
只是很缓慢的平稳滑动,倒是后来,地震造成的停电使电梯停运,爬二十多楼实在要人命
当时拍的时候,感觉就一个字:晕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整个公寓是呈三角的环型
这栋楼一共三十多层(具体三十几忘了),师姐家住二十多层

在这次四川雅安地震中,还看到有人当场跳楼逃脱
这也说明我们国家对地震灾害知识普及很差,当突发事件来临,人们没有冷静的处理问题能力
而日本是在幼稚园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这项训练了
现在,全球都进入了地震多发期
谁也不知道明天在自己身边会发生什么
所以,也在此呼吁妈妈们,为了我们可爱的宝宝,多学习一些抗灾的本领和知识
并尽早地传授给孩子们
这方面想写的很多,还是先到这儿吧
企盼我们的地震预报系统尽快完善
再一次,为四川雅安祈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