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2013-03-11 23:01:20)
标签:

365

311东日本大地震

海啸

核泄露

育儿

分类: 生在日本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 震后家里的一个房间

 


一、前言

 

今天,是“东日本大地震”2周年的日子。总想写点儿什么。虽然已经过去两年,但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中午在视频里问悠悠姥姥、姥爷:你们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么?姥姥脱口而出:“11号大地震啊!!”

我想,凡是经历过那场灾难的人,一定都会和我一样,刻骨铭心。

姥姥、姥爷于2011年春节前曾在东京住了2个多月,回北京过年后因为思念悠悠心切,又于201139日返回东京。大地震时,他们刚到日本两天。也幸好他们在,否则,我真不知道自己会怎样……

 

 

二、第一天,大地震经过

 

两年前的今天,悠悠才九个多月。那一整天,她都比较反常,不象平常那样满屋欢爬,也不爱和姥姥玩儿,总往我身上粘,抱住妈妈不放(或许这就是小动物在地震前的异常反应?)。所以那天我感觉有点儿累。下午250分,爸爸在外工作,姥爷卧室午睡,我抱着悠悠和姥姥在客厅说话。我想上厕所,刚准备把悠悠交给姥姥,地震就开始了。本能地,又把刚要递出手的悠悠抱回自己怀里。就在姥姥他们来的那两天,曾发生过两次地震(后来据说那是311的前兆地震),因为日本是多地震国家,平时小震不断,习惯了之后倒也不再害怕。可那天,感觉完全不一样。晃动开始后,不但没很快停止,反而愈发强烈的振荡在四周弥漫开来。甚至门窗都发出嘎愣愣的声响。我紧紧抱住悠悠,脚下开始打滑;姥姥根本站不稳了,还一手扶着椅子,一手拽着我。紧接着,发出玻璃粉碎的恐怖声音,又接着,发出哗哗的流水声(当时以为是整个楼的管道泄露了)。

世界末日要来了!深深的恐惧紧紧包围了我。我一边情不自禁地喊姥姥:妈~~妈!!!一边担心姥爷怎么还不醒。看得出姥姥心里也在紧张,但她表现得真的太镇定了,这个平时总被我们批评、总被我们没大没小搞笑的老太太,当时不断地安慰我:“不怕,不怕!会过去的,没事!会过去的!”

 

可是,那巨烈的震荡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那一刻,感觉真的好漫长,就象一个世纪的惊魂。姥姥指挥我:蹲下,咱们都蹲下。“妈,我蹲不下去~”但我们还是尝试着摇摇晃晃地蹲下,看着对面的楼房,不住地颤抖着……比刚才还要可怕的恐惧感强烈地袭击着我。

 

这时由于强烈的晃动和家里物品被摔下时的巨大声响,悠悠吓得哭了起来。我使劲搂着她,护着她的头,看着她的眼睛,用已经因胆怯而变调的声音跟她说:悠悠,不怕!

 

潜意识里感觉,地震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一把将悠悠扔在姥姥怀里,说:“妈,您抱住了悠悠,千万抱住了,我去找背抱带!”“这时候你找它干什么呀?!”“再震下去,万一有什么意外,悠悠会绑在我身上,这样,她就不会和我分开,我能一直和悠悠在一起!”

我要和悠悠一直在一起!这是当时唯一一个让我保持冷静的想法了。我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进到旁边我和悠悠睡觉的房间,伸手使劲够到背抱带系到腰间,然后回到悠悠身边,象抢孩子一样把悠悠固定在我胸前。然后,我在极度惊恐中等着整个楼在巨响后坍塌。

……

 

地震时间长达2分钟,而高层建筑的时间更长,因为要等钢架结构慢慢复原到原来的位置。一切都结束后,外面响起避难警报和广播。这时,姥爷也从屋里晃晃悠悠地出来了,因为悠悠爸爸不在家,我决定带着全家出去避难。日本有较完备的避难措施,各个公共场所,包括学校、公民馆、公园等都是避难所。由于强烈的地震,高层建筑的电梯全部停止运转。我们必须走楼房外部的楼梯。姥姥、姥爷都年过70的人了,8层楼上下真不是件轻松的事;我抱着22斤重的悠悠,负重加上害怕,腿也直打软。但不管怎样,我们也不能再在家里待着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这个决定是多么正确,因为后来又发生了两次强震)。

出门遇到同是下楼避难的邻居们,还有刚才给我们送菜的工友,看到我们一家老小,都对我们表示慰问,大家互相鼓励,还特地让我们先行(这让姥爷很是感动,这种场合下日本人不拥不抢,还这么礼貌谦让)。我们决定就到每天带悠悠去散步的小公园。那里已聚集了很多人,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孩子的头上都带着抗震帽,大家手里也都提着抗震包(日本家家都有)。我们中国人抗震意识太差,我除了带着家钥匙、手机(为了和爸爸保持联络),抱着悠悠,嘱咐姥姥、姥爷穿好御寒衣服,只多带了一件爸爸的羽绒大衣,是为了给悠悠盖在身上,防止她感冒。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 姥爷用小相机拍下的在小公园避难的我们娘儿仨

 

到小公园后,刚才的惊恐渐渐平息。再看姥爷,从口袋里掏出一根香蕉,我们都乐了。姥爷自报了他的随身物品——香蕉、钱、护照(竟然没忘自己是中国人)、照相机。姥爷出门前,还随手拔了电暖壶的插销(再次感慨,姜还是老的辣啊)。我问姥爷“这么大地震,您怎么还不赶紧起来,竟然还睡得着啊?!”原来,刚才他半天不出屋,不是他没醒,而是因为他躺在床上根本起不来。刚要坐起来,就象被摇煤球一样被晃倒,又重新起来,又被甩到另一边,床旁边柜子的几个抽屉全部都被甩得大开(幸好是固定死不会脱落的,否则说不准会砸到姥爷),情急之下,他就只好躺在原地,用被子捂住脑袋,沉默地等候……

正当我们回味着刚才的险境,感叹惊恐的心情时,地震再一次来临。公园周围的楼房玻璃又发出哗啷哗啷的巨大声响,整个地面在颤抖,树木也在晃动,旁边工地的护墙也哐当哐当叫个不停,从脚下晃动的频率和地下沉闷的轰鸣看,这一次与上次等级差不多。公园里的人们都在用手机收听、收看新闻,时时摇头叹气。

突然,我想到,滑溜和灰溜还在家里,我要返回去把他们俩接出来,遭到二老的反对。就这样,在公园里度过漫长的两个多小时后,爸爸出现了。

 

 

三、

 

悠悠爸爸已先回了一次家,发现家里一片狼籍,人都不在。爸爸在日本经历得比我们多,也比我们沉着,所以他第一时间就想到我们一定在这里。果然不出他所料。三月的东京,还是挺凉的。爸爸来接我们回家,我却害怕再次地震。爸爸跟姥姥、姥爷说,我们的房子是新楼,买房时承诺的抗震指数是8级,日本的建筑质量还是可靠的。姥爷也说不能总在外面待着,回家吧。在爬楼梯的过程中,又一次震起……

惶惶中进家,屋里玻璃碎片一地,高处的物品都倒下,哗哗的水声是因为厕所水箱里的水竟然被晃了出来。姥姥他们的行李箱还没都打开,滑到别处,阿弥陀佛,滑溜、灰溜安然无恙。

进家后,爸爸迅速收拾残局,以免人员被扎伤;姥姥看悠悠;姥爷做了炒面条;我做了以下工作:

找出一个双肩背包,放了几瓶水,食品,手电,悠悠的尿片和消毒纸巾;

把大家的外衣放到方便的地方,出门时随手可得;

给悠悠洗完澡穿一件严实的连脚衣,悠悠的背抱带放悠悠旁边;

把玻璃柜子全都改为面朝墙放着;

放满一浴缸冷水;

多喝了几碗下奶汤,我要保证我的悠悠不能断粮。

 

悠悠入睡后,大家都分别回忆着地震时的情景。我对自己的表现很惭愧,但我知道,当时巨大恐慌的原因除了强烈地震,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悠悠爸爸不在家。当时他正在学生家里,地震后,马上开车往家赶,可是,车根本开不动。马路上的车,都在蹦,蹦得很高,所有车都停在那里静候。

接下来的时间,余震不断。每一次震,不论我在做什么,都赶紧翻滚到悠悠旁边,趴到她的身上保护着熟睡中的她……

地震,导致东京通讯中断,直到很久我们才和外界恢复联系;地震,导致东京交通中断,直到次日凌晨,大街上还有很多正在归家中途的人,他们可能是从十公里、二十公里、三十公里以外的上班地点正在往家赶,正在心急如火地盼望和家人团聚;一夜,地震数十次,晃动不停。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 这是3月12日凌晨四点多我拍下的河对岸,依旧是车流如河,路上全是归家的人们

 

 

 

 

当灾难降临时,人性会完全赤裸裸地曝露。那次我发现,我真的很怕死。

当打开电视机后,看到的画面更让人忧心忡忡。我想都没想,就说让姥姥、姥爷俩人尽早回北京,姥爷姥爷都表示,要守着我和悠悠。姥爷说,别怕,人的命该着如此。该死的时候,怕也没用,就算真的死了,一家人死在一起,很幸福……

 

 

 

 

四、第二天

 

通讯基本恢复后,我们陆续接到很多电话,第一时间问候的是悠悠的大舅小舅。MSN、博客里也有很多留言。看到这些“给我报个平安吧!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啊!”我的眼睛湿了。地震的时候再怕,我也没有哭,可是当看到这关怀的声音,我哭了。

那一夜,我失眠了。我给悠悠写下:

我亲爱的宝贝悠悠,你还太小,九个月的生命,刚刚开始感受人生的美好,可是,灾难这么快就恐吓了你。宝贝,不管发生什么,可能很快,可能很久……如果你幸福地长大,妈妈会努力做你的好妈妈;如果真的有什么不测,妈妈永远第一守护在你身边,或者妈妈在另一个地方看着你,关心你;只是,妈妈会感到对不起你,因为是我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现在,地震仍在继续,我不知道明天、下一秒会怎样,但我要努力爱你到最后一刻。

 

 

那一天,日本在颤抖。全世界在颤抖。我的手,我的心,也在颤抖。“东日本大地震”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就象一场噩梦,却又真实地发生在眼前,电视里不断传来噩耗,9级强震、海啸、大火、爆炸、刚找到的几百具尸体,更多的失踪者,海水冲卷的房子汽车……惨烈的画面充斥着我的眼球和所有人的心。就象灾难大片让人难以置信却又真实得那么触目惊心。

人在灾难面前,如此渺小。我什么也抓不住,只有一个信念,不管发生什么,都要保护我的悠悠。而我能做的,也只能是即使在躺下后,一手抓住悠悠,一手紧紧抓住悠悠的背抱带。

 

 


 

 

    五、震后第二天的街道,依然平静如初

 

    次日,我们上商店时,发现街道仍然和平常一样干净、整齐,花店门前依然摆着花儿;只是商店里面包、饼干、饮料水等可以速食的东西基本上断货了。付款的人排着长队,却依然保持安静……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 新楼、老房,车站街,都依然如故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 人们和往常一样上街、上班、溜狗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 超市里的食品几乎卖光了,人们排着长队,安静地等候付款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 平时总走的几条街巷,依然象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 街道依然干净、整齐,没有破损的房屋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 花店门前依然摆出了鲜花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 小鸟仍在窗外唱歌,猫咪们照例出来约会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 某处街心小公园的标志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 出来溜了一圈,我们回家了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 进楼后发现,我们的楼一层地砖被挤出裂缝,管理员正找人查看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 震后第二天,当时的悠悠似乎也很严肃

 

 

 

六、第三天,去留的商定

 

只有和亲人共历生死磨难之后,才这么真切地渴望其乐融融的全家团圆。

姥姥、姥爷为了悠悠来到日本,刚到两天,就赶上了这场世纪性灾难。比地震更可怕的事情接连发生,海啸、核泄露,形势无疑很严重。短短几天,接连收到来自国内外亲人的慰问电话、邮件。很多都是催促我们赶紧回国避难。可是,镇定自若的日本人,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日本国民,每天仍在克服种种困难照常生活、工作。他们自然而然地显露出高度的文明素养,那么安静、淡定,那么秩序井然。大地震期间,即使每天发生上百次余震,原定的全日本体操比赛、全日本武术比赛都如期举行了。这种情况下,不管我们一家老小多么需要照顾,不管亲人们多么担心,身为全日本武术太极拳连盟总教练的爸爸是不能停止工作的!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震后第三天,姥爷戴着花围裙,做饭间隔给悠悠讲书。那段时间,姥爷总是抢着做饭……

 

当时我上有老(七旬父母)下有小(悠悠),又从没有过这种应对严重灾害的经验,真是进退两难:一方面,要绝对保证父母双双身体健康、不出意外,否则回家怎么跟两个兄弟交代呀;另一方面,又担心核泄露危害幼小的悠悠。要从这两点考虑,离开日本是最佳方案;爸爸也提出让我们都回国。可是,在这危难时刻,我又怎能抛下悠悠爸爸,让他一人独守日本呢?我绝不能做只跟他同甘苦,却不与他共患难的负心人。矛盾中思前想后,我决定,让父母先回北京;我们一家三口留在日本,毕竟日本的房屋质量还是可以给我壮些鼠胆的,只是暂时不带悠悠出门,进一步等待核泄露的危机好转。当我表明意见后,父母的态度更加坚定:如果我和悠悠不走,他们也坚决不回去!因为他们就是为了帮助、照顾我们来的,把我们扔下他们回去,枉为长辈。

 

又过了一天,限电、限水、限购、限汽车加油的现实,让我们又一次陷入对危机的思考。说实话,这么严峻的考验,对我来讲,人生中也是第一次。那天上午,爸爸照常出去上课,我和父母又一次展开讨论。老爸语重心常地说:“我想了一晚上,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带着悠悠回北京。”看得出,姥爷一定是彻夜未眠。

我再一次表明原来的立场。姥爷反问我:“你想过悠悠么?说实话,我和你妈七十岁的人了,我们这么大岁数还怕什么?什么都见过了!唐山大地震我们经历过一次了,可这次我们俩都感觉要比唐山地震严重得多!我们真的不怕死,但现在情况不一样,咱们家多了一个悠悠。所以咱们必须从实际考虑和分析,再做出一个最正确的决定。而一切决定都必须围绕着一个中心:悠悠!怎么为悠悠好,怎么能保证悠悠的安全,咱们就怎么行事。”姥爷的话句句让我心痛。是啊,我的悠悠宝贝才不过九个月,就不得不面临这种生死抉择。可是如果我们走了,爸爸在日本万一发生什么意外……我姨真的不敢往下想,只有沉默。姥爷接着说:“我知道你不愿意离开的原因,就是建明。我分析了一下,共有这几种情况——”

 

第一,建明要工作,肯定离不开。咱们带着悠悠先回北京。咱们走了以后,有两种可能,一是什么都没发生,建明正常上班,悠悠在北京健康快乐地成长,过段时间,危机过去,咱们再全家团圆,皆大欢喜;二是,咱们走了后,日本又一次发生毁灭性灾难,建明受伤或发生了什么,那只能证明,我们走对了!因为我们把悠悠带到了安全的地方!

 

第二,如果你不走,我们也不走。咱们都守在东京。也有两种可能,一是什么都没发生,可是,我们要成天提心吊胆过日子,所有亲朋也都得替咱们捏一把汗,建明每天出去上班也要悬着颗心,总要担心我和你妈怎么样了,悠悠会不会有事;二是最坏的一种可能,就是发生了意外,咱们全军覆没。

 

总之,我们现在离开,并不是把建明一个人“扔”下。我刚说的这是上上策。你想过没有,在这种特殊时期,全家老得老小得小病得病,不但不是建明的一个心理安慰,反而只会是他的包袱。一但有危险发生,建明一个人身强力壮,怎么都好脱险,可是拖着咱们四个,他再强壮也没办法一个人脱身。当然,如果你真的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儿,非要留在日本,那我和你妈就陪着你,豁出老命也要帮你保护好悠悠。究竟是去是留,你来决定。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同意。咱们是一家人,就算真的是和亲人死在一起,也是一种幸福,真的!什么都不用怕。

……

我还能再说什么呢,姥爷的分析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而且现在绝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我们是应该带着悠悠离开,可是,我会离开得无比沉重。

 

姥爷一直是我们家的一家之主,大事全由他分清利弊,权衡利害;而我生命中的另一个男人、我们自己小家的顶梁柱悠悠爸爸,这次也做出了同样重要而又意外的举动:一向奉事业为上的他毅然决定,暂时休课,护送全家一起回北京! 

显然,爸爸每天工作之余也反复思考着这个问题,那天夜里,当我还在为难着如何跟他说撤离的时候,他就很严肃地跟我说:“最近停电,不能正常上课了。根据通知来看,这种局面恐怕还要有段时间。所以我决定,咱们全家一起回国!”看到我惊诧的表情,爸爸解释说:“我想来想去,如果我不走,你们都不会走。为了悠悠和爸妈,我必须把你们安全护送回北京,然后再踏踏实实回来工作!”这还是我头一次看见爸爸这么深沉的表情。

其实这种时刻,真的要靠亲人的力量。只有大家真情流露地彼此关照,替他人着想,才能相依相靠,共度难关。

 

 

七、第四天,曲折的归途

 

后来的经过,仍是历尽曲折。

虽然决定回北京,却订不到机票。从前两、三千块钱的往返票突然一夜之间疯涨到单程就要一万八千块人民币!没想到日航借机嫌钱,中国民航也趁火打劫。即使这样都等不到机位。这时是悠悠小舅舅在北京解决了燃眉之急,又打长途告知我们搞到四张全日空航空公司次日的票。谁知好事多磨,好不容易机票解决了,又出现交通瘫痪的问题。就是说,即使有票,我们可能也到不了机场:电车停电,机场高速中断,因为限制汽油,出租车只能短途行驶……我们刚刚放下的心又一次悬了起来。情急之下全家火速研究决定,仍然也必须做好随时能撤离的准备。于是,姥姥负责照看悠悠,姥爷负责做晚饭,爸爸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我负责收拾行李。各就各位,紧张有序。那种惊险的感觉,真象上战场一样!

 

晚饭后,姥爷和爸爸去长途电车站侦察交通情报,比如发车时间和间隔。他们得到的结果是:有车通往机场,但因为阶段性停电,必须要根据当天凌晨发布的通知才能知道到底要坐哪班车,车站的工作人员建议,保险的话就坐清晨六点多的首班车前往机场。早出发在机场等候也比到不了机场强啊。我们伴着胜利的曙光,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各自的工作。

 

至深夜两点,老爸老妈和悠悠的所有物品终于装箱打理好,至于我们俩的只是挑了几件简单的。也是在同一时间,电视通告,上午全部停车!又是一次节外生枝。我和爸爸只剩大眼瞪小眼地干瞪眼。

 

这种时候是不可能找朋友借车相送的,第一不清楚道路因受损而中断的情况,从哪儿走全是一团迷雾;第二家家汽车都缺油,怎么好只考虑自己需要而开口为难朋友呢?!我们俩也都不愿再叫醒父母,让老人再一次经受担心;而望着悠悠安然熟睡的脸庞,在一次又一次余震我翻滚着覆盖在悠悠身上的反复中,我和悠悠爸爸坚定了一个信念,就是走就是背就是抱,也要把父母和悠悠安全转移到北京!我们夫妻确定了最终方案——自己开车到机场。那一刻,我们有一种义无反顾的力量。

 

爸爸通宵上网,查询了无数道路和机场附近的停车信息,我一边照看悠悠,一边关注着电视的各项新消息,默数着地震的次数,八次,十五次,二十七次……那彻夜无眠的心情,有紧张,有不安,有犹如激战前寂静的恐惧,还有莫名的亢奋,加杂在一起,终身难忘。

 

 

 

八、第五天,踏上归途

 

十五日早上七点,全家开始行动。爸爸的英明还在于,当第一天普通汽油开始限量的时候,就意识到高标油很快也会急缺,及时加满了一箱油,解决了我们自驾到机场的后顾之忧。于是,我们带着满满一箱汽油,满满一车行李,满满一车人,满满一车似箭归心启程了。到达机场后,看到满满一大厅的人,黑压压一片,有席地而坐的,有裹毯蜷缩的,往常通亮干净的羽田机场好象变成一座巨大的难民营,全是等候回国的外国人。而等待退票的队伍七扭八拐地蜿蜒着,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阵势!幸好坐飞机不象从前在国内挤公共汽车一样,谁有力气挤上去谁就能回家。和他们这些归乡遥遥无期的人相比,我们是何等幸运啊!我就差抱着悠悠放声唱,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震后的成田机场,到处都是归家的人们……虽然机票比平时翻番了好几倍,等候空位的队伍不见首尾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 爸爸身后这位就是从震中死里逃生的中国人,当时他正绘声绘色地讲着脱险经历

 



 

和亲人在一起——写在311大地震两周年

△ 和大人们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机场儿童游乐室的孩子们,他们仍旧快乐无比地戏耍着

 

 

 

  

当晚,从首都机场出关已是夜晚十点半钟。悠悠大舅和大舅妈抱着一大捧鲜花迎接我们。全家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姥爷挥起拐杖高呼:“胜利大逃亡!”全家老小的团圆场面吸引了在场的媒体,我们的合影还被刊登在五月十七日香港《明报》上。

到北京后,姥爷做的头一件事,是第二天一大早去银行取钱。他觉得悠悠爸爸那么辛苦,就不要再让他换钱了,还亲自把钱硬塞到女婿手里。我算了一下,这次地震给姥爷带来的经济损失,包括他们从国内为我们采购的东西、来日返机票、签证及公证费用还有这次补贴给我们的,差不多就达五万块人民币。亲友们来探望他时,都止不住说,这大地震闹的,您在东京还没待两天,五万块钱就没了。老爸却自豪地说:老天爷就是派我专门去接她们的,能把我闺女和孙女平平安安地接回北京,甭说五万,就是花五十万、五百万也值!

谁能不爱这样的老爸啊?这种亲情的力量多么伟大啊!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经历灾难,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坦然面对生死。因此,那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已成为我生命中深刻的印迹,同时,它也会转化为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珍藏。它让我们更加懂得亲人的含义。

世界上能有什么比死亡更恐惧,可世界上又有什么能比亲情的力量更能战胜恐惧?所以,和亲人在一起,危难关头,相亲相爱,血脉相依,不离不弃,永远珍惜。

 

 

 

 

         九、尾声

 

    爸爸在北京将我们安顿好,一周后重返东京。

    我和悠悠在北京,一待就是半年。在悠悠最累人的期间,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在姥姥、姥爷身边度过;

    大舅、小舅也伸出援助之手,定期来帮助照看悠悠、或做些家务。只有亲人,才会这样毫无条件地相助。

    

    而我和悠悠在度过了漫长的68天的等待后,和爸爸团圆,同时意味着我们和北京的亲人又一次暂别了。离开北京的那天,小舅先于我们两天前往德国,我们在姥姥、姥爷、大舅夫妇的目送中离开。那份不舍与思念,随着我们的车,渐行渐远。姥姥,又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