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很拧巴的手工经历

标签:
日本幼儿园缝纫机围裙手工 |
分类: 爱的手作 |
原打算今年四月份让悠悠上幼儿园,也报了名
日本进幼儿园的孩子有很多东西要准备,比如各种布袋,装鞋的装饭盒的装水壶的,而且都要妈妈亲手制作
听周围的人说,日本有孩子的家庭几乎都有缝纫机,利用率还蛮高的
我小时候家里有过一台缝纫机,印象中俺娘也没踩过几回,后来就成了我的书桌
有天中午放学回家,看到缝纫机打开着,很好奇地坐过去,学着大人的样子踩了几下
嘎噔噔地响着不说,针上下飞走,很快布上就凝成一团瞎线疙瘩,吓得我赶紧逃离了现场
这就是我唯一的一次机缝经历,从那以后就把这列为了高级疑难工种
可是现在为了悠悠,也必须赶鸭子上架了。正好前不久学生送礼的时候,我有机会得到一台缝纫机
虽然悠悠的幼儿园没申请成功,但多一项技能也挺好的。于是请一个朋友过来讲了大概半小时的缝纫基础
家里以前也没准备什么专门缝纫材料和工具,嘛都木有
悠悠几个月大的时候,我曾让回北京的爸爸买几块单色布回来,给悠悠照相当背景用
爸爸每天要集训,就把任务下放给奶奶或小叔了
后来布是带回来了,上有明显的一片片黄印儿,有两面是封了边的,一看就是旧布
新旧倒无所谓,可爸爸非说是家里人新买的;主要是不太喜欢那色儿,一块焦黄一块菜绿
这要照出来,孩子脸得给映成啥色儿啊?当时反正心里小有不爽,布也就一次没用过
正好这回可以给我练手了,缝坏了倒也不用心疼
最近天热了,想给悠悠买个新围嘴儿,老用塑料的怕捂着不舒服。所以就决定不如先做这个试试
我没学剪裁,虽说关注了不少手工博客,可哪儿有时间仔细看啊。加上我也不是个认真细致的人
直接拿了件悠悠的衣服,比划一下大概,就下剪子了,剪子不是很快,所以剪得十分不齐整
因为布比较薄,怕吃饭时汤水浸过去,决定做个双层的(听着有里有面儿的挺高级的)
外层的上面拼了一块毛巾手绢(也是旧的),是家家都有的那种黄格子的,总觉得毛巾的挨着肉会更舒服
而且俩色儿拼起来显得活泼一点,估计悠悠会喜欢
春夏穿的,袖子就做了七分长
看着还是单调,画了一只小猫,用的是前些日子悠悠上亲子班时从百元店买的黄色不织布
比了一下觉得不织布挺薄的,有点透,就把上面黄毛巾剪下来的两个边凑吧凑吧垫底下显得厚实多了
利用悠悠中午睡觉的时间缝上了,针脚是有大有小,实在是搞不懂那什么“藏针法”是怎么回事儿
布就象粘上的根本看不见线,又觉得自己根本没这智商去学会,所以就凭感觉胡乱撩了一圈
又觉得还是缺点什么,就用蓝色毛绒球做了尾巴,旁边又缝了一根鱼刺
▲
因为是第一次用缝纫机,直趟都是七扭八歪地
为了研究机器上的各种线型,沿着边的地方成了试验田,更是七扭八歪地

▲ 呃,这是后面,连着袖子的部分在身后可以粘上,一边是整块的,一边是好几块拼上的
这个吗,我不是在玩儿拼布,太高级的东西我玩儿不了,主要是因为裁袖子的时候没量尺寸没画图
所以一边剪得合适,一边小了,于是就找布头一块又一块地拼,拼大了再往下剪
反正最后两边是搭上了,里面吗就别看了,乱七八糟的接槰,很抽象派
布上的黄迹还是很明显滴吧
▲ 悠悠穿上了还挺美
▲ 悠悠穿着新衣服跳5
▲ 几次试图把毛茸茸的猫尾巴揪下来
穿上妈妈做的新衣服,很高兴,还不脱了。于是我又趁热打铁改造了一件毛衣
悠悠有一条小熊的裤子是在日本买的,上次回北京时在淘宝上看见一件毛线衣挺配的就买了来
结果不知道是悠悠脑袋太大还是衣服本身不合比例,反正穿的时候脑袋钻不出来,必须使劲揪
这件毛衣悠悠只穿过一次就不想再让她受罪了。扔了又怪可惜的
干脆就此机会把领口改大。我也不会织毛活儿,但是中间剪开线会越扯越开这个道理是明白的
琢磨了一下,先把领子两边来回车两趟,算是封死,拿起剪子勇敢地把领口豁开了
又剪了一块粉色不织布把边包上,结果没经验,走了两趟线,看着挺宽的边一下变窄很多,全撅撅起来了
想拆吧,当初怕两边线吐鲁就来回车了好几趟,根本拆不下来了
想来想去,缝上一个小帽子,看着颜色倒挺搭,心里一阵窃喜,爸爸也说挺好看的
▲ 领口缝上一个小帽子,觉得颜色还挺搭的
满心欢喜地叫悠悠过来试试。结果是,不知道是我把领子豁小了,还是悠悠脑袋又迅速飞长了
总之钻的时候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唰地一下,脑袋就出来了,还是有点紧
穿是能穿得进,但这不等于白改了么。这又叫俺泄了回气
想来想去,决定再把领口改大,装个拉锁。可是家里没有,只能先放下,过些日子买回来再换
就是不知道装拉锁又要费多少周折了
这就是俺很拧巴的第一次手工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