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千万不要买基金!
一、缔结和约的三个条件
购买一份投资品,就是在缔结一份和约。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购买一份基金”就是在做一份“和约的缔结”——而基金这份“和约”在缔结之后,就等于把你的资金交给了“基金经理”去折腾……以上说法如果没错,我们就接着往下分析——投资者买了基金之后也就成了“基民”——那么,基民最希望地是“基金”获得超额收益——这就起码需要三个前提:其一、基金经理的专业性;其二、基金经理的责任感;其三、基金经理的诚信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结论”了——购买基金的“这份和约”,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专业、责任、诚信!
二、基金经理全是“瘸腿户”
用以上的“三个条件”来衡量现实中的基金经理,可以肯定地得出结论——他们“都不合格”、他们都是“瘸腿户”……让我们举例说明——
例一、2008年,沪指逼近“1664点”的时候,基金仍然是当时“砸盘的主力军”;
例二、2008年底的时候,国家出台“四万亿”,股市反转至1800点左右——剧情出现了:“基金纷纷减仓出局”,直至股指上涨到2500-2800的时刻,才“踉踉跄跄”追高杀入;
【点评】: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基金经理的“专业性”……
例三、2008年基民被搞成“饥民”,而基金经理们却“旱涝保收”,照样“高年薪、高收益”!
【点评】:“此例证”可以看出基金经理群落的“责任感”……
例四、2009年证监会“随便抽查”了某“基金营业部”——但见,许多基金经理“抱着电脑”狼狈逃窜……“信息仓”、“老鼠仓”、“内幕交易”……成了他们“工作”的代名词;拿着基民的资金“不当银子”地“屡屡砸盘”——是他们经常表演的“杰作”!
【点评】:“此例证”可以充分展示基金经理群落的“诚信度”……
三、别买基金:自己的银子“自己玩”
本博的观点是——学习一点经济知识不难;选好几只好的股票也不难;养成良好的持股心态当然“也不太难”……
那你就“千万别买基金”,自己的银子“自己玩”!
20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