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组
一、绘本阅读介绍
语言运用能力是思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早期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绘本阅读”可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敏感期特点,选取数理、语言、认知、科普、空间、情商培养等主题图画书,结合绘画、表演、手工、厨艺等多元迁移活动引导儿童深度阅读。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儿童提升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并且透过语言能力的发展来提升儿童的各项思维品质。
二、
绘本的特质
绘本是一种视觉化效果的文字作品类型。可以用一个词语概括——赏心悦目。“悦目”是因为绘本表现形式使人眼前一亮,难以忘怀。“赏心”是指图文互为补充,互相交融,体现了一种既高深又轻浅的儿童哲学,衍生出精神上的享受。因此阅读时只有通过调动人最原始的感觉系统:眼看、耳闻、感同身受,才能给人更为深刻的震撼。由于绘本是图画的艺术,也是文字的艺术;是视觉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讲究趣味性,也具有教育性;还具有思想的传递性。
三、课程设置目标
1.不同种类的绘本,满足并提升儿童阅读兴趣,促进儿童自主阅读的发展;
2.形式迁移活动,提升儿童多元能力,促进儿童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3.儿童自我意愿的表达,建立自我意识,促进儿童思维独创性的发展;
4.绘本的深度阅读,引起儿童思考,帮助儿童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促进儿童思维深刻性的发展;
5.启发式教学,引导儿童积极参与,表达思想,发展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6.调动儿童自身能动性,尝试在教学中鼓励指导学生就自己喜爱的内容设计简单的绘本内容,交
流。
四、课程设置说明
1.世界获奖绘本童书,充分感受图画书的魅力,让儿童从小爱上阅读;
2.年龄不同主题的图书,充分满足各年龄段孩子兴趣特点;
3.本阅读及延伸活动中,发挥儿童想象,提高儿童创造力;
4.与人分享阅读中,认知他人、体验快乐,发展儿童人际交往能力;
5.延伸活动中,发展儿童表演、系统认知、动手操作等能力;
6.师生互动,激发儿童融入课堂,培养儿童思考并参与的主动性。
五、绘本课程教学举例
案例一《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故事梗概:鼠小弟看到大象,长颈鹿,犀牛等动物运用各自的本领摘到了苹果,就很羡慕他们,最后他和海狮合作摘到了苹果。
1.出示题目,请同学就题目质疑
2.师绘声绘色的故事中出示第一副图(大象摘果),问:如果你就是鼠小弟,看到大象摘苹果的情景,会怎么想?接着让孩子试着拉自己的鼻子,什么感觉?
3.小组猜:长颈鹿,犀牛,袋鼠各自会采用什方法拿到苹果?反馈后出示图,看看谁猜中了,让孩子感受猜的乐趣。
4.串讲故事。请孩子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按照谁来了,他是怎么摘到苹果的,鼠小弟又是怎么想的?各选一个代表上台即兴串讲。
5.师生角色分配,老师采访受伤的鼠小弟后,出示图(海狮来了)。同桌分角色念,师生对念绘本中鼠小弟和海狮的6次对话,接着再次猜猜海狮用什么方法帮助鼠小弟摘苹果?
6.一图多猜,看海狮和鼠小弟最后的快乐情景,猜猜他们在干什么?
案例二《树逃走了》
故事梗概:一棵住在城市里的行道树,因不堪忍受人们忽视及城市脏乱而逃走。许多人发现后,大家开始意识到树的重要性,于是人们开始营造大树喜欢的环境于是,树回来了,城市变得美丽而有朝气!
利用power point 来说故事。
1.引发的思考:树为什么要逃跑? 2.正文引发的思考。
1)
这是一个怎样的城市,你是否喜欢。
2)大树在做什么,它想做什么?
3)
老婆婆为什么等不到鸟来吃饲料?牵狗小孩的梦想是什么?
4)
大树不见了对城市有什么影响?他们想到了什么?
5)大树为什么不想回来?
6)你会怎样打扮街道?
绘本的图画讲究细节,而且往往是前有铺垫后有呼应地暗示读者故事想象的生发点。所以在读文赏图的过程中或者在读完整个故事之后,有必要引导孩子再现情节,通过思考感悟绘本以产生心灵的顿悟。当阅读把思考的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
六、部分绘本书目推荐
《好饿的毛毛虫》
《我的连衣裙》
《小蓝和小黄》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在蝴蝶王国里》
《小黑鱼》
《蜡笔小黑》 《约瑟夫有件旧外套》
《我是彩虹鱼》
《青蛙小弟睡午觉》 《小种子》 《彩虹色的花》
《打瞌睡的房子》
《有个老婆婆吞了一只苍蝇》《小饼干的大道理》
《田鼠阿佛》
《圆白菜小弟》
《首先有一个苹果》
《七只瞎老鼠》
《变色龙卡罗》
《黑猩猩的面包店》
《喜欢帽子的小猪》
《999个青蛙兄弟》
《怕浪费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