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皂君庙位于北京海淀区北下关地区皂君东里社区大钟寺派出所院内。寺庙在清代时期庙旁建有御膳房太监的葬地。为明代古庙。院内的墙上镶有多块残碑,是明代古刹灶君庙的遗址。
皂君东里社区
通往寺庙遗址的道路
路过我的母校-农科院附小
大钟寺派出所
派出所侧门
1.侧门前石构件,有点残。
六方古碑。
2.一个老物件。
3.第1块古碑,立于清乾隆二十七年,已断成两段。
由此可以证明立于乾隆二十七年。
碑身花纹。
4.第二块碑,立于清乾隆十九年。
碑文。
由此可以证明为乾隆十九年立。
碑首:"重修灶(皂)君庙记"。
5.第三块碑立于清道光二十二年,年代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
碑身。
碑首:"万古流芳"。
由此可证明石碑立于清道光二十二年。
6.第四块石碑立于清道光十四年,与其它石碑材质不同。
碑身。
由此可证明石碑立于清道光十四年。
7.第五块石碑立于清乾隆四十七年,为户部侍郎曹文植立。
碑身。
碑身花纹。
由此可以证明立于清乾隆四十七年。
由此可以证明碑为户部侍郎曹文植立。
碑首:"万古流芳"。
8.第六块石碑立于清雍正五年,为这六块石碑中维一有碑座的石碑。
碑首正刻:''万古流芳"。
碑首背刻:"万善同归"。
碑座正面,明显有裂纹。
碑座侧面。
碑身正面,风化得很厉害,只能看清楚几个字。
碑身背面,很清晰。
由此可以证明石碑立于清雍正十年。
9.一个老物件,像是殿基石。
皂君庙碑文保牌。
庙仅存的殿堂-后殿。
我觉得。把石碑嵌在墙上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只能看见正面,而看不见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