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训练方法——概括方法总结
(2013-11-28 09:34:36)分类: 高徒悟教(成员) |
语文阅读训练方法——概括方法总结
及部分案例
小扣柴扉名师工作室
在中段语文阅读训练中,文章主要内容概括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为在阅读中,理解字词,理解句意,理解运词组句方式方法都要在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之一环节之后才能进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要读懂、读明白作者主要在讲什么。我们现在在日常课程中,给孩子们渗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读第二段前半截)
T:这里呢?
S:变成小溪了。
板书:滴水成溪
T:谁来告诉老师,这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S:冰雪初融、滴水成溪
(读第三段)
T:这里呢?还是那淙淙溪流了么?
S:不是了。
T:它变得?
S:水更多,更汹涌了。变大了。
T:谁来给它取一个名字?
S:春潮澎湃,不可阻挡。
(读第四段)
T:看着这股春潮,作者打从内心里?
S:高兴。
T:因为?
S:春天来了。
T:春天带来了什么?
S:希望,万物复苏了。
T:如果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加在一起呢?
S:春天来了,冰雪初融,滴水成溪,后来慢慢水多起来,成为春潮,不可阻挡,让作者感慨,春天万物复苏了。
到这里,学生已经把握了整个文章的主要内容,所需要的仅仅是将这句话精简。
三、问题法。
通常运用在以小见大,夹叙夹议这类散文中,作者在写这样的文章的时候一般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一个问题,甚至一句话来写的。有些文章甚至是为解决多个问题。但是行文之中必有一定的顺序,这也就是所谓的线索。学生在理清楚文章所讲述的问题以及作者行文的线索后,将问题用简单字眼儿概括后顺着线索进行整理,串联成一句通顺的话,就可以概括出主要内容了。
《我们的手》是一片说明文,并具有幽默风趣的特点。文章段落非常明显由一根线串联,那就是人手的各个部位及其作用。通过将这些部位按照行文线索的顺序串联起来,成为一句话,便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四、标题法。
有的课文,它的标题便是它整个文章内容的关键词,就是文眼。围绕标题便可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过这个方法,在整个四年级语文教学中,很少运用到。这里就不做赘述了。
五、内容法。
其实就是借助课文中某一句话或者某一个段落来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而这一句话,这一个段,通常就是整个课文的中心句,中心段。这个方法是所有我们年级组试验过的方法中,最容易被孩子掌握,也最不容易遇到的合适课文使用的方法。《沙漠之舟》就是一篇典型的,用中心句概括文章内容的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