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海外孩子学中文育儿 |
分类: LearnChinese 中文学习 |
http://s8/middle/62e0238bg9ea5793b9607&690&690
海外的孩子学中文的路很难。旁观周围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即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孩子,在幼年时上中文学校或在家学中文的比比皆是,但真正坚持到毕业和在家教出个有效成果的寥寥无几。试想孩子每天上学将近8个小时都要用本国的语言交流,中文理所应当的退居为第二语言,只有课堂外非常有限的时间可以接触到,孩子们出于适者生存的本能都会慢慢排斥掉。而这相对于家里只有一方家长是中国人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即便如此,在中文学校也不乏外国孩子和混血儿孩子的面孔。可见大家都有把孩子“扶上船”的意愿。
http://s13/middle/62e0238bg9ea579dd906c&690&690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中文学习,了解丰富的中国文化。因此,我对孩子的中文学习还是有所期待的。我没有什么特别远大的目标。不会为了弘扬中国文化而去宣传试图影响别人的孩子学中文,我只想从自身做起,希望能影响到我的下一代。而且只是希望他们能够了解到中国文化,并没有指望他们能够体会中文的博大精深。自知自己的水平有限。
最起码的要求,是具有和我的上一代人比如我的爸爸妈妈公公婆婆用中文对话和交往的能力。因为爸妈公婆不懂英文,人也老了,如果子孙无法和他们做最基本的日常交流,我认为是很悲哀的事情。在此基础上,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在中文学校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得更远,并且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毕竟,American Born Chinese的主语是中国人。
目前我的孩子还小,一个6岁,一个3岁。老大的中文由于在婴儿时期姥爷姥姥爷爷奶奶都来带过,日常生活都说中文,读的故事书也是中文居多,因此中文的基础比较好。5岁开始上中文学校的学前班,现在上了快一个学期了,已经走入正轨。每个周日下午上近2个小时的中文课,学前班的教学以娱乐为主,每次学习一点中国文化,4,5个新单词,和一首儿歌或者唐诗宋词。老师是华盛顿大学的老师过来兼职的,基本属于义务教学,教学方式也比较西化,以鼓励为主。老大的学习热忱很高,目前为止非常喜欢上中文学校。有朋友劝我,以老大的中文基础,可以直接上一年级。但我思考一段时间没有那样做,我只希望孩子们在学中文的道路上走得远些,细水长流,不会在乎一年的快慢和得失。中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我希望他们能有一个过渡,既而慢慢的进入,慢慢的领会。
另外,积极参加中文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演出和比赛。一周前,老大参加了中文学校一年一度的中文演讲比赛,勇夺年级组之冠。我和老大在准备的过程中是花了点儿工夫的。虽然这个过程自始至终都很愉快,但也占用了将近一周的晚上,无疑剥夺了他的玩耍时间。这是悠悠拿到的个人荣誉的第一个奖牌。希望他在整个竞技过程中并拿到奖牌之后体会到要得到任何成果都要有付出, 光靠那点儿小聪明是不够的。呵呵,怎么写着写着,想到<<虎妈战歌>>里的那句话,"The Chinese mom only chooses the activity that will lead to a medal....and the medal is Gold!"(大意是,中国妈妈只会选孩子最终能拿奖牌的活动和兴趣班。。。那个奖牌是金牌)自觉俺不是这样的,但莫名其妙的想到这句话。这句话有些片面和偏激,但也说明中国妈妈未雨绸缪的育儿之道。试想,如果孩子不喜欢或者不是强项的活动,即使父母不拖后腿,孩子早晚会失去这方面的信心, 丧失兴趣。呵呵,扯远了。
http://s15/middle/62e0238bg9ea57a2080ee&690&690
除了上中文学校,我们在家里做的就是用中文和孩子对话。虽然有时不小心被孩子带跑了,但我和老公都会互相提醒坚持这个原则。现在平时很少读中文书,老大课外活动不少,自由活动时间越来越少。但会在每个周日抽出一点儿时间复习中文学校学习的内容。方法以寓教于乐为主,我也不着急,每次学一点儿,复习一点儿。下面这个录像基本展示了我们玩中学中文的方法。
相比而言,老二的中文基础差了一些。公婆老了,不愿意过来了。爸妈只能帮着带到不到1岁。老二基本上是还没到学语言的黄金年龄就直接接触英文了。但是,其它的方法没有变。因为老二没有任何课外活动,平时给他念书的时间也多些。中文英文的交叉着来。他很喜欢听短小的中文故事,最喜欢幼儿谜语翻翻看那套书。希望他后来者居上,在上中文学校后能慢慢走上正规。
海外的孩子学中文,任重而道远。需要的是一个实际的目标,一个好的心态。希望我们的孩子们都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