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jhup.gov.cn/admin/webeditor/UploadFile/200642083942880.jpg
金华站站房基本保留旧时的风貌
http://jhup.gov.cn/admin/webeditor/UploadFile/200642084010854.jpg
老站区成了新人留住记忆的摄影场景
http://jhup.gov.cn/admin/webeditor/UploadFile/200642084032989.jpg
站房北墙“风韵”依旧
http://jhup.gov.cn/admin/webeditor/UploadFile/200642084059554.jpg
老机车头能成为未来火车站公园中的一景吗
http://jhup.gov.cn/admin/webeditor/UploadFile/200642084118339.jpg
↑站台雨棚上的大喇叭“述说”着昨天的历史
http://jhup.gov.cn/admin/webeditor/UploadFile/200642084225452.jpg
行李房在风雨中飘摇
http://jhup.gov.cn/admin/webeditor/UploadFile/200642084257794.jpg
铁路老职工期望他们的收藏品有一天能摆到金华站展出
记忆
1932年2月15日,随着“当当当”的钟声,一辆蒸汽机车喘着粗气由北向南,第一次缓缓地驶入金华火车站。为此,有人欢呼,有人惊叹,从此走南闯北的商人,需要到远方探亲访友的百姓……可以乘着瓦特发明的快车,化千里为咫尺。
据史料记载:1927年6月,浙江省建设厅派员分别勘测浙赣、浙皖铁路,后因军阀割据,政府财库空虚,经费难筹未果。1929年2月,相关部门决定:自行筹款,兴筑自钱塘江对岸西兴江边至江西玉山铁路。全线原拟一次完成,后因经费筹措艰难,决定分两期修筑,先期修钱塘江西兴江边至兰溪段,后修金华至江西玉山段。经过三年多的努力,1932年2月15日,金华通车,同年3月6日,兰溪通车,全线195公里铁路遂告建成。
当时的金华火车站,除一幢具有民国建筑特色的站房外,还有一幢与之相邻的行李托运房。站区内有5股铁路,2个站台。火车站附近有一个用于机车头掉头的三叉装置。
由于金华地处浙江的中心点,金华站成了丽水、温州等地区的客流、货源的集散地。1990年,金华站扩建,站区铁路由5股道扩大到15股道,提高了运输能力。当时金华站站房虽有改动,但仍保持原有风貌。
现状
自金华站北迁,更名为铁路金华西站后,原本热热闹闹的老火车站变得冷冷清清。站房、行李托运房现已成为金华站粮食货场,房子内堆满了面粉等粮食。地下通道口已经堵掉,通往二、三号站台的天桥已经拆除,但站台雨棚上的大喇叭和地道口的列车指示牌,仍“述说”着昨天的历史。
冷清的金华站,却成了市区几家影楼主题摄影的拍摄基地,身穿婚纱、礼服的新人和时尚服装的靓女俊男们,在夕阳西下的前一刻,或站或坐或蹲在锈迹斑斑的铁轨上,把站台、站房一起记录在方寸之间,留下一缕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愿望
不过金华站还是幸运的,原浙赣线我省境内的另两大火车站:杭州城站、衢州站,已相继拆除。为了不使金华站同遭此命运,金华辛迪公司副总经理余杰第一个提出保护金华站的设想。去年12月28日,市区民间收藏家陈启加把余杰的设想带到了由市政协召开的委员约谈会上。金华铁路老职工们不仅呼声高,而且收藏了不少当年的列车时刻表、车票等物品,他们期盼着有一天能把这些收藏品放到金华站内展览。
市规划局局长余秋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个城市需要记忆,失去记忆的城市不能给人以归宿感,金华站不仅有十分典型的民国建筑、铁轨、站台、机车,而且它深深地留在许多人的记忆之中。余秋荣说,按照市区规划,金华站一带为沿江绿化带,他们将与铁路部门联系,把站房、行李托运房修缮并保留下来,将站台的遮雨棚、铁轨等留下一部分作为雕塑,建成一个全国第一的火车站主题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