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我有幸去杭州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千课万人”大数据时代下的“未来小学数学课堂”研讨观摩会。说说杭州市学军小学特级教师袁晓萍执教的《整理与复习:圆柱与圆锥》这堂课,大家都知道,复习课一般都是梳理知识结构,让学生做形式多样的练习巩固,但袁老师这节课鼓励学生自主复习,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复习,使学生成为复习课上的主动参与成员。整堂课由物以类聚、无中生有、触类旁通三个成语贯通。由物以类聚这个成语激发学生给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三棱锥和球这几个图形分分类,学生们有很多种分类方法,并且都说出了分类的理由,接着鼓励学生在“无中生有”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播放一个“触类旁通”的视频,由切圆柱到切长方体、正方体到切平面图形,成功地将“一刀两面”升华到“一刀两线”,袁老师的这堂课很好地印证了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但凡读书,都需要经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由薄到厚,第二个过程由厚到薄。本课通过由“圆的动态变化”,帮助学生实现了由薄到厚的丰富,再由“瞻前顾后”的教材网络的反思,可以让学生跳出细节,将“厚”的内容回归到“薄”的境界,从整体上把把一种数学的思维方式,实现了由厚到薄的思维提升。听了这样一堂别具一格的复习课,让我受益匪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