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外语是可笑的举动
(2010-04-09 16:10:46)
标签:
nba外语广电央视屏蔽文化 |
分类: 杂谈 |
近日看到一些关于国家广电总局禁止央视使用NBA等外语和略缩词的事。刚开始我没有太大的关注这一点,看到网上支持的人是那样的义愤填膺,大快人心的样子,现在看看这件事情真的好笑。支持者的举动真的是太“本土”,太“热爱”我国文化了。之所以带上引号,是因为他们当中的好多的人是“伪爱国”他们说的与他们自己做的是完全的不一致。一些所谓的学者也是乱支持禁止,而且他们对于禁止这些耳熟能详的外语字母所带来的不便给予的解决方法真的很好笑,现摘录一些如下:GDP,网民早就音译成“鸡的屁”或“及第屁”,既形象、生动、又草根,完全可用。NBA,也不要叫什么美国职业篮球联赛,那样太长,念完太费劲,不如就叫“牛逼啊”,刚好一个字对一个英文字母,贴切得很。CBA,改叫“吃饱啊”,暗示这项运动能混个饱饭,一定能吸引遇到些就业困难的青年人。WTO,这词我早就看不惯了,它容易让我联想到WC,把它音译成“大不了踢哦”较理想,反映祖国不惧外界压力,什么鸟关贸总协定的,惹恼我,大不了踢走它,鉴于“大不了踢哦”较长,缩写成“大不踢哦”即可。CPI音译成中文,有网民说可以叫“洗屁眼”,但我觉得太猥亵,不如叫“嬉皮爱”来得文雅。还有F1,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就叫“一方赛”得了,简洁得很。AC米兰则改叫埃塞米兰,埃塞俄比亚是祖国的穷朋友,埃塞米兰政治多正确啊。
每天收看CCTV是我雷打不动的好习惯,从这里我了解到国内的很多大好事,国际的很多大坏事。我唯一不太看得惯的就是它的英文简写CCTV,那几个大写英文字母非常刺眼,我们这么一个有五、六千年悠久历史的大国,还刚掘出了曹操,怎么能用外语字母代表国家电视台呢?简直是种耻辱。因此,最近几天我一直在想如何用祖国文字替换掉CCTV,昨晚在微博上,我用反问句方式提出了“晒晒体味”构想,获得一部分人好评。我是这样想的:中央台是国家台,要反映伟大祖国的气息甚至体味,因此,拿来晒晒,体现了我们的自信。“晒晒体味”跟CCTV发音也很接近。但有一“脖子”的创意引发了我的思考,他这么说:还是“洗洗体味”更符合这个台的定位,有些体味,不能晒,只能洗。
看看这位仁兄的建议,你就感觉到是多么的可笑与荒诞,他的方案不但解决不了那些用惯了外语缩写被禁止使用后所带来的不便,而且让让人看了感觉我国的国民“素质”咋这么差?好好的一句话咋到了你的口里就变了味了呢?你说要是真的如你所说,在我国顶级媒体上到处都是“牛逼”,“鸡的屁”什么的,这真的是有伤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国脸”也会让人怀疑我们礼仪之邦人民的文化修养咋这么差。不然咋这么土,这么没有文化?这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形象真有点不符。且不说别的,就是隔岸的那个小日本估计又得出来笑话我国的可笑举动。我真的不知道那些所谓的保护孔子,老子,庄子和几个简单的外语使用有多大的冲突。别动不动拿文化发展说事,好像一遇到外国词语就亡了国似的喳喳呼。要是那样的话,我只有一句:你们早干嘛去了,现在才跳出来猪嘴里插大葱(装象)。像NBA,,CPI,GDP,FI,F1----这样的外语缩写刚开始我这个农民也是不懂他们的,可是随着见的次数多了也就知道、明白了。
大陆不能像台湾那样放肆、大胆,要保持中国文化的根本,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也不能自找麻烦,一点也不用(这点金庸大师早就谈论过)。至于那些专家所说的一些普通民众不了解、明白这些词语的意思,这其实很好办。我们以后说的时候后面解释一些不就行了,写的时候带个括号,例如你以后要是碰到像NBA这样的外语的时候,不要只说NBA也不要说成美国职业篮球比赛,你就写成NBA(美国职业篮球比赛)多好,既简单,又让所有的人明白,也不费劲。多大的事嘛。著名的武侠小说家金庸可谓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凡有华人处,皆有金庸书。可是在他的散文里,你也能看到一些英语:优美中带有异国的风味。
屏蔽一些简单的外语其实是“治标不治本”,而且还达不到国家的目的,你看现在英语在我国的泛滥程度,简直就是我国的母语了。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学英语,汉语到了大学反而不学了。想想广电不会想到自己的悲哀吧,你的这些小举动,其实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现在当务之急是加大汉语的教育,提高国人的汉语水平才是重中之重。我没记错的话,近年有次在上海汉语水平比赛上,第一名却是外国人,这真的是好笑,也真的是丢尽了十几亿国人的脸。杯具呀。
你说瞎折腾个啥,需要你做的你不做,不需要你做的你偏偏去穷折腾。哎!悲哀呀。用句网络名言解释广电的举动:哥玩的不是文字,是寂寞。
以上是俺一个农民个人之谈,寥寥数笔,起不到多大的效果(一介草莽,粗谈几句,等不得大雅之堂,见谅!)毕竟那些所谓的专家才是真正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