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籍演员李诚儒凭借不俗的演技赢得全国观众的喜爱,他在《大腕》、《重案六组》、《人生几度秋凉》等影视剧中的出色表现深入人心,至今为人称道!前段时间由李诚儒自导自演,圈中好友王姬、王志飞、谢园等演员参演的电影《大导归来》全国热映,身为导演的李诚儒与众位主演之间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友情故事?从小生长于北京的他,对哪些小吃情有独钟?又是哪些老物件儿让他念念不忘?3月14日19:35BTV文艺《影视风云》讲述“大导”李诚儒的北京情思!

从《我这一辈子》到《前门楼子九丈九》,再到《龙须沟》,李诚儒参演了不少京味儿题材的电视剧,他对北京的情感也颇为深厚。李诚儒小时候生活在四合院,那会儿家里的窗户与现在不同,窗户上糊的是窗户纸,也就是“高丽纸”,平均每半年要糊一次,“看这家里边残破不残破,那看窗户纸特别明显,这家如果败了,你看那窗户纸肯定全是破的,风吹雨淋的,有半年没糊,就那样了。”李诚儒对粮票、澡票也相当有情感,那时候每个人每月有三十斤粮食,但是他特别能吃,吃完了原有的三十斤粮食还要多吃二十斤,那这多出的粮食从何而来呢?节目现场为您揭秘! 
对于北京人来说,炸酱面、炒肝、爆肚、涮羊肉等老北京美食是走到哪儿都不会忘记的味道,“馋嘴”大爷李诚儒对这些美味更是情有独钟。他十分喜欢吃爆肚,尤其是肚仁,“好肚仁爆出来之后,就跟清炒虾仁一样,吃在嘴里边咯吱咯吱的,那嫩脆,好极了!肚板我就不爱吃了,要嚼半天,但是有的人牙口好,他愿意嚼啊!”李诚儒还爆料不少梨园界的名伶在晚上演出结束后都得来上一碗爆肚!除此之外,李诚儒还特别喜欢吃炒肝,年轻的时候他还卖过炒肝,现在想吃炒肝的时候都会自己动手做,“为什么叫炒肝,它主要应该是肝,我做生意那会儿,肝特别贵,肠子特别便宜,所以炒肝里边肝少,现在正好相反。” 
土生土长的北京大爷李诚儒坦言自己不喜欢北京的冬天,不仅因为小时候老挨饿,还因为那时候特别冷,“我就记得雪特别地大,雪能下多大呢?就是推不开屋门!然后还去胡同里边滚雪球,能滚到我们三个孩子推不动。”李诚儒小时候暖气还没有普及,很多人家里只能通过煤球炉子取暖,就连学校也是,“我们小时候上学,学校专门有一个校工给各个教室生煤球炉子,教室里都堆着煤球。”
节目现场李诚儒还总结了北京人说话的特点,想知道不同区域的北京人发音吐字有哪些不同吗?都说北京人规矩多,可这些规矩背后到底有哪些讲究?更多精彩,敬请关注3月14日19:35BTV文艺《影视风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