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曦儿:如何面对时代的诱惑?

(2013-07-05 15:26:03)
标签:

小时代

佛教

平衡

虚无

商业社会

文化

分类: 空灵之都

 

曦儿:如何面对时代的诱惑?
如何面对时代的诱惑

文:曦儿

 

唐代,佛教一派的第五代掌门人五祖弘忍,他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钵。于是命弟子作诗一首,表达对佛教‘虚无’的理解。公认的接班人——大弟子神秀很快交出了自己的答卷。‘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莫使惹尘埃。’

  神秀阐述了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弘忍知道,神秀并未真正顿悟虚无之意,因此未传衣钵。几日后,弘忍在屋外石壁上看到一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弘忍见此一惊,他心里默默地念,“这才是我苦苦寻觅的啊。”静若止水,波澜不惊,全无杂念,清心寡欲,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这不就是对虚无的最高顿悟吗?

后来,弘忍知道此诗作者叫惠能,是他新来的随从,负责劈柴踏碓舂米八个多月。弘忍立即唤惠能到堂内为其讲‘金刚经’,并传以顿教衣钵,成就了一代佛教大师。

 

曦儿观点:确实,既然虚无,又何来菩提树?何来明镜台?世间万事万物本来就是空的,包括所有的恩怨情仇、功名利禄,他们的存在一切在于心。如果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界的诱惑了,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

可是,世俗当中,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如此呢?我们面对诱惑和欲望的时候,又有谁能真的把心放空呢?我们所有的烦恼苦痛不也正来源于此吗?转念又想,在这个商业社会,人是否必要完全把心放空?

我以为适时地追求物质,保持中庸之道、平衡之法,方是上上之策。

 

   http://www.poluoluo.com/sc/UploadFiles_2845/200802/2008022818231221.gif

曦儿:威尼斯留下了遗憾
                           曦儿最新出版作品:长篇小说《商痕》- 霍启刚先生鼎力推荐!

                                                               首部儒商的内心独白

                                                               职场、情场、创业——制胜於无形!

                                                               商场沉浮、情感苦旅、剩女终成胜女!

                                                               首发限量附赠曦儿油画&笔记

                                                               点击阅读连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曦儿:金翅膀
后一篇:曦儿:知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