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岳阳楼记》竟有赝品?

(2011-05-14 22:17:14)
标签:

杂谈

旅游

暴走族

行善

岳阳楼记

仁义

成熟

《岳阳楼记》竟有赝品?

 

《岳阳楼记》竟有赝品?

 

 

着假期有空,搭上高铁,游览了传说中的岳阳楼。

我认为,让岳阳楼增色不少的,是张照手书的一幅《岳阳楼记》雕屏。张照,既是乾隆年间的大书法家,还是乾隆皇帝的书法老师,同时为刑部尚书,身份显赫。

    《岳阳楼记》的雕屏,一共用了四种不同的字体书写,以正楷起笔,到文中化为行书、行楷,落款时是草书,转换巧妙,淋漓酣畅,气魄雄浑。加上文字是刻于12块最上等的紫檀木板上,合成一幅雕屏,嵌在岳阳楼二楼大厅里,令人叹为观止。

     奇怪的是,在一楼大厅,居然也置了一幅《岳阳楼记》,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差别。说起这件赝品,里面有一段传奇。

 

     相传,清朝年间,岳阳有一个姓魏的贪官,垂涎这幅雕屏。他重金聘请了一位民间艺雕高手,临摹张照的书法,精心临摹。一年后,这幅一模一样的《岳阳楼记》便诞生了,也用紫檀木刻在上面。但这位艺人留了一个心眼,他在“居庙堂之高”的“居”字上做了手脚,暗喻魏知府“居心不良”,并让后人分辨真伪。

     魏知府在离任时,果然把珍品掉包,把赝品放在岳阳楼。带着家眷和真的雕屏,连夜乘船从洞庭湖离开。不料船行至洞庭湖,白浪滔天,官船被打翻。魏知府落水后,企图紧抱雕屏逃命,谁知紫檀木如铁一样重,哪里有浮力!就这样,魏知府和那雕屏一同沉入湖底。后来,湖水干浅,雕屏被当地渔民捞起,渔民不识字,他们把雕屏拿来做渔船搭板。第八块屏上的“歌互”和第十块上的“乐”字,已经损坏,后来被当地名士花了三年时间才补上。

 

     1927年岳阳楼重修,这块珍品才辗转回到岳阳楼。

     今天,岳阳楼二楼的真迹《岳阳楼记》雕屏,依稀可见当年渔民踩过的伤痕。

   

《岳阳楼记》竟有赝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