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3-03-12 14:42:14)
分类: 教学


 

 

 

内容分析:《厘米的认识》是义务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节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教材以有趣的故事阿福的新衣为素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使他们积极地投入探索活动中,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接着,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通过看、量、 画等学习活动逐步形成对厘米的长度表象。并通过动手实践体会测量的方法,经历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概 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在安排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连环画“阿福的新衣”。第二部分:“你说我讲”包括1个红点问题和1个绿点问题。红点问题 “这是怎么回事?”、绿点问题“徒弟的一拃有多长?”。第三部分:“自主练习”。

简单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册教材的学习中认识比较了物体的长、短,在本节课上他们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厘米。在此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及测量知识的了解均来自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不系统的经验。少数同学在数学课上利用尺子画直线时会对尺子产生兴趣而进行观察;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长度单位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学会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 体验,感悟知识。大部分学生对尺子有一些粗浅的了解,极少数的孩子会测量长度,但对长度单位的概念,1厘米究竟是多少没有印象,因此本节课重难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尺子测量长度。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
、结合实际,经历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3
、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活动中体会厘米的意义,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及手段

直尺,小棒,橡皮、订书钉等物品,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故事情境,体会统一测量工具的重要性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

播放阿福的新衣。

师:是呀,大家看到阿福很不高兴,小徒弟也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觉地进入讨论,可能有的说师傅和徒弟的不一样大,师傅的大,徒弟的小,徒弟的三拃没有师傅的三柞大,衣服就小了;)

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你能帮他想想办法么?

(有的说应该用一个人的量,不应该换人;也有的会说用尺子量就好了。)

师小结:由于师傅和徒弟的不一样大,所以量出的结果就不一样。只有在测量工具一样时,结果才会相同,所以我们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工具进行测量。人们为了测量的准确与交流得方便发明了尺子。

 [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境,有助于学生感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组合作探究,认识厘米

1、师:仔细观察你手中的尺子,你发现了什么?想好了在小组说一说。

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交流的结果告诉大家?

汇报:

1   数字。读一读,说一说最左边的数是几?表示什么?

2)竖线;称为刻度线。

3   也有的说有字母cm。表示什么?

师:(板书cm),cm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这把尺子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厘米的认识)
2、认识1厘米,具体感知1厘米 
1)猜1厘米长:
:同学们,你猜猜1厘米有多长呀?

:大家下面在你的直尺上找一找一厘米的长度?并向同桌交流自己找到的1厘米

   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1厘米长度

:在直尺上从0刻度到1刻度,这一个大格就是1厘米。

2)找直尺上其它的1厘米:

师:121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34这大格也是1厘米,还有从哪到哪也是1厘米?

同桌互相找直尺上的1厘米,并展示
3)比划感知1厘米的长度:
:对照尺子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

 (4)借助物体,感知1厘米:

:为了让同学们比得更准确些,老师为你准备了1厘米的小棒。(将1厘米小棒放到实物展台),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棒,看一看摸一摸。

:接触到1厘米长的小棒后,你有什么感觉?

:很瘦、很小、短

: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6)生活举例:

其实在我们身上或周围有许多物体的长度、宽度或厚度大约是1厘米。比如:这个图钉的长度,订书钉的长度,橡皮的厚度。

:你能再想几个例子吗?

:伸出你的手指试一试,你的那个手指的宽约1厘米?
师小结:只要你留心认真地观察,相信你会找的更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参与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找1厘米长的小棒,比一比1厘米的大约有多长,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找一找生活中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一系列活动,经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认识过程,有利于学生加深对1厘米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三、认识几厘米:

认识几厘米,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1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那从0刻度线到2刻度线的长度是多少呢?(2厘米)
:刚才大家认识了1厘米,知道了2厘米长,你知道4厘米有多长吗?为什么?
 
:有不同的找法吗?  或问:(从几到几的长度也是4厘米?)
          

:你还能在直尺上找到几厘米的长度?

:通过你们刚才的活动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师:引导学生总结简单的读数方法

四、估计、测量物体的长:
1、估计、测量小棒的长(将6厘米长的小棒放在实物展台)
师:拿到这蓝色小帮,想着1厘米长,用眼观察它大约长多少厘米?比比谁的眼力好。
5厘米、7厘米、……
:到底多长呢?怎么办?

:用尺子量一量(6厘米)。
:你是怎样测量的?
:一端对着0,另一端对着10

2.火眼金睛辩对错,纠正学生错误的测量方法
3、小组活动估计、测量物体的长: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估计—验证—反思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在学习测量方法的同时,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四、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自主练习第1题。

1)断尺测量物体长度

2)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想出办法

2、自主练习第2题。

1)测量自己的一拃:

2)估测、测量老师的一拃:

谈话:用这节课学习的知识量一量你的手掌、一拃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长度。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乐趣。]

五、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都积极开动脑筋,通过于周围同学的密切合作和自己的主动探究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你学的怎么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反思、评价。]

 

 

板书设计

 

厘米的认识

 

                                         直尺

0刻度:起点

刻度线

长度单位:厘米(c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